生態文明建設在十八大報告中單獨成篇,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四位一體”擴展為“五位一體”,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從認識到實踐達到新的水平。
該章節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
十八大代表、河南省水利廳廳長王樹山日前在十八大新聞中心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水資源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代乃至將來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要像保護我們的生命家園一樣來保護它。 王樹山表示,對于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要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他十分支持和贊同。他強調說,在整個人類歷史文明的輝煌中以及現代化建設當中水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人的命脈一樣,起到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作用,所以要倍加珍惜保護。對于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要做到“重水、惜水、護水、管水”。“水資源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越來越稀少,將來根本的出路還是要在節水灌溉上下功夫、在節水用水上下功夫、在強化人們的‘商品水’的意識上下功夫,所以對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要更加珍惜。”
作為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的陳小江代表表示,未來城市發展規劃,要充分考慮水資源的制約因素,必須未雨綢繆。陳小江表示,只有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水資源效益,才能做到永續發展,科學發展。
“保護生態和促進發展其實并不沖突。”貴陽市委書記李軍代表說,貴陽市從2007年底開始把建設生態文明城市作為科學發展觀的總抓手和切入點,5年來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7%。“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單位生產能耗下降了26.8%,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陜西省延安市委書記姚引良代表說,“實施‘綠色延安’13年來水土流失大大減少,而且這13年是延安經濟發展最好的13年。”
安康市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年調水總量的28%來自這里。安康市委書記方瑋峰代表說,安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建設生態,有效破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
(本文綜合人民網、新華網、中國廣播網、海峽之聲網報道)
編輯:吳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