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08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郭承站
郭承站,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基建營房部環保綠化科訓局副局長,全國環境學會理事會理事、國防分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環保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和軍隊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北京第29屆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協調小組成員。被評為2006年國家《綠色財富》雜志封面人物、2007年度國家環保公益形象大使,2008年獲得全國綠化獎章、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特別貢獻獎、國家環境保護部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先進個人,兩次榮立三等功。所在的全軍環保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
郭承站同志作為全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業務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在全軍環保綠化委員會首長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大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的總要求,科學謀劃,銳意創新,真抓實干,帶領全局同志和全軍環保綠化戰線的同志們,大力推進“節能減排軍營行動”、軍事區域污染防治和生態工程建設,全力支援國家地方重大環保綠化工程建設,開創了軍隊環保綠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為軍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展現了當代革命軍人的風采。
他以軍人的無限忠誠,獻身生態文明的建設使命。作為軍隊環保工作的帶頭人,他把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事業作為崇高追求,堅決執行國家生態文明戰略部署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著眼黨和國家戰略全局,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科學謀劃軍隊環保綠化和生態文明建設;自覺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職責,結合“6•5”世界環境宣傳日,主動響應聯合國和中國環境日主題,創造性地提出并確立了我軍第一個,也是全世界軍隊唯一的環境日主題——“鋼鐵長城,綠色屏障”,強化了全軍指戰員生態文明意識,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國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指導和組織開展了全軍和武警部隊“節能減排軍營行動”、內蒙古商都風沙源萬名官兵植樹造林大會戰、迎奧運“百名將軍”植樹、千名司機“文明行軍、保護環境”簽字儀式、“軍民攜手保衛太湖”和“軍民聯合迎世博”等生態環境建設專項行動,積極開展污染防治、防沙治沙、“三荒”造林、節能減排等技術創新和成果展示推廣,有力推動了軍隊生態環境建設;同時,他還積極組織指導全軍和武警部隊大規模支援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工程和西部、三北地區生態建設。堅持把軍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創了軍隊特色、軍民融合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新路子,使全軍水污染治理、“三荒”造林、放射性污染防治、環渤海污染防治等軍隊生態環境建設與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協調發展、全面提高。
他以軍人的無私奉獻,履行環保綠化的神圣職責。為了科學規劃、有效推進軍隊環保綠化工作,他十分注重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為掌握第一手資料,經常深入邊疆、海島、戈壁、荒灘等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地區,實地考察論證軍隊污染防治、“三荒”造林和海防林建設方案,恪盡職守,勤政敬業,為軍隊環保事業樹立了一面旗幟。在全軍環保綠化任務特別繁重、人少事多矛盾突出的情況下,他處處身先士卒,忘我工作,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在組織指導全軍部隊開展“3.12”義務植樹大會戰和迎奧運環境綜合整治的關鍵時期,父母在20天內相繼去世,他強忍著失去親人的悲痛,依然像戰士堅守陣地一樣地堅守自己的崗位,這段刻骨銘心的傷痛,至今在單位還沒有幾個人知道。在強力推進生態營區、綠色營區建設和北京沙塵暴綜合治理攻堅戰期間,夜以繼日,超負荷運轉,長期置身于垃圾場、臭水溝、沙塵暴和油庫、加油站、鍋爐房等高污染環境以及放射性場所,吸入了大量污染物,突發甲狀腺囊腫出血,喉嚨腫脹說不出話來,但他全然不顧,仍然堅持現場指揮,在部領導的強制命令和同志們的再三勸阻下,才很不情愿地到醫院接受治療,由于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導致甲狀腺切除,至今手術留下的疤痕還清晰可見。在突擊完成奧運空氣質量保障的任務期間,犧牲了所有節假日。去年7月,在國外上學的孩子因病回國在西安手術期間,不僅未能接送,而且未能到醫院陪伴;就連愛人生日那天,要求他參加生日聚會的小小要求也沒能滿足。在他的影響和帶領下,軍隊環境保護與綠化工作創新發展、扎實推進。僅2008年,全軍和武警部隊建成綠色、生態營區145個、軍隊環境整治和友好工程227項、污染防治工程236項、“三荒”造林120萬畝,迎奧運植樹22萬余棵、種草114萬平方米、沙地防沙治理40余萬畝;支援西部和三北地區植樹造林、草原保護數百萬畝。全國綠化委員會、林業局致信全軍環保綠化委員會首長稱贊軍隊綠化工作“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做出了表率”;國家環境保護部周生賢部長特地親筆致信中央軍委委員、全軍環保綠化委員會主任、總后勤部部長廖錫龍上將,稱贊“全軍環保綠化局在郭承站帶領下,科學發展,銳意進取,許多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他以軍人的亮劍精神,勇擔急難險重的特殊任務。在抗擊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治理太湖藍藻、青島滸苔和淮河污染等突發環境事件保障任務中,他以軍人特有的戰斗精神和果敢的指揮能力,周密部署、快速反應,指導有關部隊和單位迅速出動、連續奮戰,出色完成了各項應急保障任務。汶川地震發生后,他視災情為命令,帶領全局同志,立即投入搶險救災工作,第一時間啟動環境監測應急機制,第一時間主動向軍委、總部和國家環保部領導分別請戰參加抗震救災,第一時間全面掌握了災區核設施安全狀況,第一時間提出要高度重視加強次生災害預防。震后僅一個半小時,由他組織派出的成都軍區環境監測車最先到達災區展開應急監測;同時,緊急協調,連夜向成都軍區環境監測站投送應急監測設備,組織專家隊伍以最快的速度深入抗震救災一線,迅速展開技術服務,確保了救災部隊和當地群眾飲用水安全和環境安全,災后又主動深入一線災區,指導部隊災后生態恢復重建。在奧運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中,他全力以赴協調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各方面政策和技術支持,指導駐京部隊100%地高標準完成了燃煤鍋爐置換改造、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治理、裸露土地綠化美化、營區環境綜合整治等任務。突擊完成了駐京部隊及北京周邊五省市所有部隊儲油庫、加油站、運油車的油氣回收改造以及駐京部隊所有車輛尾氣治理。奧運期間,他始終以臨戰的姿態、實戰的標準,周密部署環境安全監測、戰備值班和應急保障準備等工作,嚴格組織拉網式檢查,及時排除各種安全隱患。第29屆奧運會北京空氣質量保障協調小組組長、國家環保部張力軍副部長稱贊“軍隊高標準高質量地按期完成了任務,為地方做出了表率,為奧運做出了突出貢獻,向黨和人民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