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監察部統計,近幾年全國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在水污染事件的影響下,我國飲用水形勢日趨嚴峻。3月22日,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和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共同主辦“2012 世界水日-中國飲用水高層論壇”上,《中國居民飲水指南》正式發布。
3月24日,在由中國水網和清華大學主辦的“2012水業戰略論壇”期間,中國工程院李圭白院士就如何確保飲用水安全問題接受中國水網專訪。
強制執行標準 部門配合監測預報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居民飲水安全受到的威脅日趨增多,不久前鎮江、武漢等多地水污染事件,再次江水污染問題凸顯在公眾面前。如何確保飲用水安全?
李圭白院士認為:一方面,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將由35項提高到106項,自2012年7月1號起,飲用水水質106項標準開始強制執行,以成功地實現對老水廠的技術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后,保證出廠水質達到106項標準,達到直飲水標準,才能確保人民飲用水安全;另一方面,需要環保部門和自來水公司的聯合水源水質的監測和預報,盡早預測污染物并采取應對方法。應急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針對污染物采用多種藥劑進行投加處理。
提倡從源頭抓起 變被動為主動
我國水源監管是薄弱的環節,相較于國外水資源管理相對比較落后。李圭白院士建議,政府應該加大管理力度,確保監管到位,管理有效。末端治理非常被動,應該提倡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產生,實現綠色環保的。飲用水安全必須從源頭著手,以水源作為核心標準,對不同水源的飲用水進行有的放矢的分類管理。
作為本屆論壇“十大影響力企業”環節頒獎嘉賓,李圭白院士正為行業寄語
編輯:趙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