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武漢市科學技術局在武漢主持召開了湖北博實城鄉環境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低耗能連續高速污泥碳化系統工藝技術”成果鑒定會。
鑒定委員會由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總工杭世珺教授級高工(主任委員)、同濟大學城市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曉虎(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明厚(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張辰(委員)、上海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唐建國(委員)、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鄧志光(委員)、武漢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副總工鄒惠君(委員)七人組成。武漢市科技局國際合作處處長李松輝、副處長桂軍、項目課題組(湖北博實城鄉環境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羅臻、錢鳴及課題技術合作單位日本巴工業株式會社機械本部副本部長岡田昭憲、海外營業部部長津川哲哉、海外營業部嚴國海等參加了鑒定會。
湖北博實城鄉環境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在引進、消化和吸收日本巴工業株式會社的連續高速污泥碳化系統工藝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發了低耗能連續高速污泥碳化系統工藝技術,形成以優化的多段開孔管有機廢物裂解碳化爐與高溫、高濃度廢氣的生物凈化處理技術為核心的低能耗連續高速污泥碳化系統新工藝技術。
該技術經10噸/日連續高速推廣應用示范項目的工程規模應用,驗證了連續高速污泥碳化的新工藝系統技術的適用性及經濟性,實現了污泥碳化工藝系統設備國產化制造;完成了核心設備(碳化爐)的定型產品;掌握了設備制造工藝、要求。
與會專家聽取項目承擔單位所做的項目陳述報告,審查書面鑒定材料,并察看示范工程現場,就有關問題與項目承擔單位及技術合作單位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形成鑒定意見如下:
1、鑒定資料齊全,數據可靠,項目指標達到了立項設定的目標,符合項目鑒定要求。
2、在引進消化吸收日本連續高速污泥碳化系統技術的基礎上,對整個系統的工藝進行了適應優化研究,開發了具有可靠、節能特點的多段開孔管污泥碳化系統及高溫、高濃度廢氣的生物除臭凈化系統。為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3、通過10噸/日連續高速污泥碳化處理示范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實現了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為該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4、該示范項目的應用結果表明,污泥碳化新工藝對國內污水處理廠污泥具有良好的適用性,與污泥的干化焚燒工藝相比較具有一定的經濟優勢。
5、根據湖北省環境監測站的現場監測結果表明:污水處理廠脫水污泥經連續高速污泥碳化系統處置后,污泥碳化物顆粒無臭味,碳化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廠界惡臭氣體等排放符合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泥質標準中的相關規定。對污泥碳化物監測的結果表明,在原污泥部分重金屬指標超標的情況下,污泥碳化物重金屬穩定、重金屬浸出毒性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單獨焚燒用泥質》(CJ-T290-2008)的排放限值的規定。
該工藝技術是一種適合國內污泥特性和處理處置需要的新型實用技術,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建議:
1、針對國內不同地區污泥泥質的特點,進一步探索碳化工藝系統運行參數及其變化規律。
2、針對污泥碳化系統及核心設備(碳化爐、干燥機等)的系列化、國產化,進一步完善設計參數和設備制造工藝、以利于推廣應用。
3、針對污泥碳化產物的資源化應用,進一步開展碳化產品特性的研究。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