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08-06 10:06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谷林、李曉佳
傅濤認為,目前的現狀是需求決定供給。在 “兩山論”與“創新”的影響下,過去的一年,環境企業紛紛進行著戰略的轉型與升級。
“部分具有戰略思想的企業已認識到轉型的必要性,而且這種轉型正是地方政府需求的上移,帶來的企業戰略的生態化轉型,是自我供給能力提升的戰略方式。”傅濤介紹,如北控水務集團發布資金管理平臺、運營管理平臺“雙平臺”戰略,向相當輕資產企業邁進。首創集團攜旗下環保企業首創股份、首創環境、首創博桑、首創思泰意達發布“首創·生態+”發展戰略,以現有的水務、固廢、大氣、資源化平臺為基礎,構建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在不同領域、不同層面打造“多中心生態圈”。
當然,這是一條艱巨的路,必然離不開政策的推動。從國家近期的政策中,也看出了對環境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改革力度相當大,涵蓋環境治理公共服務的全領域覆蓋的收費機制。從以往稅收和財政承擔環境治理成本,到如今的污染者付費,資源環境價格機制得到完善,市場化程度也在進一步加深。
一部分企業或許會在產業的大浪淘沙中退出,但也將有一部分真正貼近需求的企業不斷崛起。這是產業不斷重構和洗牌的過程,對于企業來講,不是危機恰是轉機。傅濤強調,這是一個新時代,一個需求真實、消費理性、注重效果的新時代,最偉大的環境企業也將在這個時代下產生。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8月22日、23日,上海熱點論壇【2018(第十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2018(第六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將在上海舉辦,論壇以“迎接新時代 技術再出發”為主題,聚焦市政領域,立足華東面向全國,從市場需求出發,回歸技術本源。
報名參會并了解更多論壇信息,請點擊“詳情”獲得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