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08-16 17:00
來源:
作者: 谷林
隨著垃圾問題日益嚴峻,垃圾焚燒正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50%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60%以上。
但與此同時,“建垃圾焚燒廠可以,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鄰避事件也不時發生,為垃圾焚燒的發展帶來沉重負擔,一些項目因此緩建停建。民眾關系雖得到緩和,垃圾問題卻繼續堆積。
如何更好地與民眾溝通,取得大家對垃圾焚燒廠的理解和支持?在臺灣新北市,八里垃圾焚燒廠(下稱“八里廠”),以和諧的鄰里關系、豐富完善的公共服務,成為周邊居民邀請朋友游玩的目的地,并接待了來自國內外近5萬人次的參觀考察。7月初,中國固廢網受邀參觀考察,這里為大家簡要解析下八里廠在解決民眾溝通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僅供參考,歡迎留言交流。
也曾遭遇鄰避,如今成民眾溝通標桿項目
項目旁邊是臺北港,據說要規劃為臺灣第一大港
八里廠座落于臺灣新北市八里區,緊鄰臺北港,由知名設計師貝聿銘的團隊設計,150米高的煙囪和廠區的全玻璃外表渾然一體,頗具現代感。項目是臺灣當局上世紀90年代初規劃建設的24個焚燒廠之一,目前由臺灣水泥集團與法國威立雅集團1992年合資的達和環保服務公司(下稱“達和環保”)運營。八里廠是新北市重要的垃圾焚燒處理設施之一,處理量約占新北市垃圾量的四成。新北市政府以OT(Operate-Transfer)方式委托達和環保運營管理,自2007年7月17日至2022年7月16日,期限為15年。運營期滿后,運營權歸還政府。(在OT模式下,垃圾焚燒廠由政府投資運營,并委托第三方社會機構進行日常運營管理。
八里廠廠長陳丁全對中國固廢網介紹,八里廠內設有3座焚燒爐,總設計容量為1350噸/日(設計熱值2305大卡/公斤),日處理量1200噸。八里廠以政府交付的垃圾處理為先,每噸處理費0元。有余量時,達和環保可以自行接收垃圾或一般事業廢棄物進行處理。
需要特別說明,由于處理設施為政府投資所建,八里廠自行收集的垃圾需支付政府1600新臺幣/噸(折算人民幣約356元/噸)。
目前八里廠的收入來源主要包含自收垃圾的處理費+發電收益兩部分。陳丁全介紹,自收垃圾時,垃圾產生方需要給達和支付處理費用。
發電方面,臺灣垃圾粗分為可回收、廚余和可燃垃圾。可燃垃圾會被送入垃圾焚燒廠,因為其含水量低、熱值較高(約每公斤2600大卡),每噸垃圾焚燒后可以產生約650度電,年發電量達2.5億度,收入約4億新臺幣。
和眾多的垃圾焚燒廠一樣,從剛剛進入規劃之時,八里焚燒廠也遭到了周圍太平村村民等民眾的強烈抗議和反對。據說現在的太平村外,仍保留著當年“反垃圾、救太平”的刻石。從1986年垃圾焚燒廠開工,到1992年的“環保一家親”,前后經歷了六年。八里焚燒廠的宣傳墻上,詳細記述了當年民眾抗爭、項目溝通這一從對抗到對話的歷程。
太平村口的民眾抗爭石碑
總結前任公司和周邊垃圾填埋場的經驗,陳丁全對中國固廢網介紹:從之前的對抗到現在的一家親,公開及透明的管理,持續溝通以及民眾的參與都非常重要。
管理規范、信息公開:消除民眾疑慮,讓大家放心
綜觀所有垃圾焚燒廠的鄰避事件,建設、運營過程不能公開透明,民眾對健康的擔心難以消除成為主要原因。如何做到信息公開、透明,消除大家的疑慮,讓大家放心、安心?破除誤解和疑慮,必須要從達標運營和信息公開做起。
中控室圖
陳丁全介紹,八里廠1998年就通過 ISO 9002、ISO 14001 品質管理系統與環境管理系統的認證,創下世界第一的紀錄。達和環保操作不同爐排型式的焚燒爐,每年連續運轉超過8200小時。因為垃圾含水量低,滲濾液經收集后噴入爐內以燃燒方式處理。廢氣處理設備有旋風式集塵機、半干式洗煙塔、袋濾式集塵器。二噁英主要以燃燒保持爐內高溫焚燒處理。在廢氣處理端噴入活性炭用以吸附二噁英。飛灰經收集后送至飛灰固化廠,添加螯合劑及水泥固化后,以太空袋包裝并進行衛生掩埋。
編輯: 程彩云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