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07-03 15:05
來源: 給水排水
作者: 高雅麟
同理推斷,在污水處理廠的控制系統中,是否引入生物圈的思維狀態,如果能夠找到某種類似斑馬魚的菌種,并觀察其各類反映,來評價進廠水質對生化池的危害,那也必然是污水處理行業中關于水質監控手段的變革。在筆者第一篇文章中提及的“水務模型的馴化”就是基于此思想。
如果能夠用生物的思維與方法來替代或部分替代水質監測手段,也必然可以解決部分軟件的互融性問題,也包括硬件的問題。當然也可以衍生出這個行業的產業鏈延伸問題。即使是某個點的突破都有可能產生核裂變的效果(此類案例另外專文介紹)。
(二)智慧水務=軟件平臺公司的軟件+咨詢管理公司的咨詢
智慧水務建設的本質,是一場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變革,不僅僅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簡單地代替人工管理模式,而是需要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重組,這一過程是企業改革、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過程,會涉及到企業的體制、機構、人員、規章制度的變化和調整。而這個過程恰恰是許多提供智慧水務軟件、硬件的供應商所不具備的專業素質。供應商與水務企業存在體制約束、贏利模式等不同以外,其商業思維,軟件思維,與水務企業的管理思維有著本質的不同。于是,水務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鴻溝便自然形成了。兩者之間的深度溝通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目前智慧水務平臺,比較流行的是SOA(基于服務對象)架構,而在此架構下,是在細節中見水平。
試舉例二 GIS系統中,判斷出供水管網漏點之后的搶修決策方案優化中,需要對停水區域的用戶數據進行分析,以評價社會效益;需要對搶修工作量、管材應用等方面進行分析,以評價經濟效益。確定邏輯關系簡單,難的是量化指標與權重必須符合現實。比如停水區域中用水戶的數據收集與分析:學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單位,以及區域中的所有用水戶的基本信息,這些內容在決策中的優先程度,是需要管理公司或是水務公司來明確的,而不是軟件供應商!甚至于有些決策系統中,可以設置用戶的一些個人重要身份信息,如人大代表、政府官員等。所以一個好的智慧水務平臺,必然是優秀的軟件代碼與平臺專業的管理思想與手段。
智慧水務作為融入“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概念,它的商機已經來臨。不久的將來,也必然形成一些相關的產業鏈,也必然導致軟件與硬件的融合,平臺與平臺的融合。供應商與水務企業也必然發生一些悄無聲息的變革,只是在這場變革中,誰能夠在巨響來臨之前,看到那道火光。我想,只有那些于無聲處聽驚雷的,先知先覺者們,才是智慧水務的引領者。
編輯: 李曉佳
水視點網創始人、物產中大集團正職級研究院副院長、戰略部副總經理,曾任物產中大公用環境投資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浙江物產萬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江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蘭溪市錢江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