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5-05 09:23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王凱軍
以荷蘭為例。荷蘭提出了一種污水處理技術,希望在未來20-30年中保持世界領先,采用的模塊化組件包括電絮凝、DAF工藝、納濾、反滲透和離子交換法等都是物化技術,并且可以實現集約化的小型設備,實現氮磷回收率提高75%,去除80%醫藥殘留物,污泥產量和化學品用量減少90%。在王凱軍看來,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環境產業大建設時期行業強調生化技術,在如今中小型建設成為主流的產品化時代,以模塊化為特征的物化技術有可能將大行其道。
金科環境的工程“產品化”——“新水島”水廠
金科環境在本次論壇上發布了 “新水島”水廠,強調BIM設計、工廠調試、現場組裝等產品化過程,王凱軍認為,新水島在智慧化方面有更突出的表現。同時“新水島”基于BIM系統和雙胞胎運營系統的建設平臺和管理平臺,實際上為行業提供了產業鏈建設的很好的底層平臺。(延伸閱讀:創造一個再生水的新市場,金科環境“新水島?”發布)
金科環境董事長張慧春在此次論壇上進行了“新水島”水廠產品的發布
王凱軍總結了環境產業產品和技術的發展脈絡,他指出,環境產業的工藝設計階段是設計院的集成時代,經過技術的進步與升級,產品化階段是環保企業的時代,通過模式的創新形成裝配化的產品、工廠化的生產,最終通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最終形成跨界、跨領域的數字化集成。
“金科環境希望通過智慧化平臺建設,統籌環境產業產品化的過程”,王凱軍表示:“如果行業有人要做這個工作,我希望是環保業界人士去做,如果是‘外行’來做,就有可能像《三體》中的‘水滴’一樣,給行業帶來降維的毀滅性打擊。”
這種降維打擊實際距離環境產業并不遙遠。如建筑行業企業廣聯達,原本從事的業務是建筑預算軟件,發展到如今成為一家以“數字建筑”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平臺公司,先后提出了數字建設整體方案、數字設計整體方案、數字施工整體解決方案、數字造價整體解決方案、數字供采整體解決方案,足以顛覆整個建筑行業。王凱軍提出,廣聯達的突破經歷了“一次創業”和“二次創業”的艱辛,而環保行業還沒有這樣的顛覆性創新,原因是目前行業上還缺少“leadership”,企業缺少“企業家精神”。
編輯: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