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王凱軍
1960年5月生,山東人。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1994~1995年任荷蘭DHV工程咨詢公司北京代表處技術副經理。1999年作為高科技人才當選為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長期從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開發(fā)和技術推廣。1986年開發(fā)的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發(fā)明專利,連續(xù)4年被國家環(huán)保局評為最佳實用技術。主持設計了多個較大廢水重點治理工程。還主持國家“七五”、“八五”和“九五”攻關課題。共承擔了國家、地方和企業(yè)的研究和設計等項目27項。獲北京市、國家環(huán)保局、北京市管委和北京市環(huán)保局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8次。并獨立編著中文專著和英文專著各1部,在國內外的會議和期刊上共發(fā)表50余篇論文,其中13篇為英文論文。
一、教育及工作簡歷 | ||||||||
2008~至今 | 北京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 | 教授 | ||||||
2000~2008 |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國家城市環(huán)境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 總工程師 | ||||||
1995~1999 |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水環(huán)境研究和設備中心 | (副)總工程師 副主任 | ||||||
1994~1995年 | 荷蘭DHV工程咨詢公司 | 技術副經理 | ||||||
1991~1994年 | 荷蘭Wageningen農業(yè)大學環(huán)境技術系 | 訪問學者 | ||||||
1985~1991年 |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工程師 | ||||||
1991-1994 | 荷蘭Wageningen農業(yè)大學環(huán)境技術系 | 獲博士學位 | ||||||
1982~1985年 |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獲碩士學位 | ||||||
1978~1982年 | 北京市建筑工程學院 | 獲學士學位 | ||||||
二、社會兼職及榮譽 | ||||||||
北京市政府第八屆顧問團顧問 | 1997 | 北京市 | ||||||
沼氣協(xié)會環(huán)境衛(wèi)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1997 | 中國沼氣學會 | ||||||
北京市政協(xié)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 1999 | 北京市 | ||||||
國家計劃發(fā)展委員會城市污水國產化專家組成員 | 1999 | 國家計委 | ||||||
北京市政協(xié)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委員 | 2000 | 北京市 | ||||||
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協(xié)會水污染治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 | 2001 | 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協(xié)會 | ||||||
北京市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導師 | 1998 | 北京科技大學 | ||||||
北京市礦業(yè)大學兼職教授、博士導師 | 1997 | 北京礦業(yè)大學 | ||||||
北京市建筑工程學院兼職教授 | 2000 | 北京市建筑工程學院 | ||||||
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 1997 | 國務院 | ||||||
入選國家勞動人事部等七部委千百萬人才工程 | 1997 | 勞動人事部 | ||||||
當選北京市跨世紀人才工程 | 1998 | 北京市 | ||||||
北京市優(yōu)秀知識分子 | 1995 | 北京市 | ||||||
當選北京市科技新星 | 1995 | 北京市科委 |
三、近年獲獎項目及著作 | ||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 |
獲獎 | ||
2003年 | 高效單元處理設備的研制和開發(fā) | 國家環(huán)保總局三等獎 |
2003年 | SBR反應器設備化技術研究 |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
2002年 | 高效單元處理設備的研制和開發(fā)(95滾動)
| 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1年 | 高效單元處理設備的研究和開發(fā) | 九五攻關優(yōu)秀成果獎 |
2001年 | UASB反應器設備化及其配套產品開發(fā)(96-909-05-04-01) | 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0年 | 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示范工程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9年 | 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示范工程 | 國家環(huán)保總局二等獎 |
1999年 | 第二代(新型)污泥厭氧消化工藝 | 北京市二等獎 |
1998年 | 城市污水污泥復合肥示范工程 | 市三等獎 |
1987年 | 城市污水水解(酸化)-好氧生物處理研究 | 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1992年 | 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 國家發(fā)明專利 |
1993年 | 中小城鎮(zhèn)污水水解池-氧化塘處理工藝研究 | 國家環(huán)保局三等獎 |
2001年 | 拼裝式污水處理反應器 | 實用新型專利 |
1998年 | 組合式三相分離器 | 實用新型專利 |
1998年 | 厭氧布水分配器 | 實用新型專利 |
著作 | ||
2001 年 | 《城市污水生物處理新技術的開發(fā)和應用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
2000年 | 《UASB工藝的理論和工藝研究》50萬字 | |
2000年 | 《發(fā)酵工業(yè)廢水處理》50萬字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2000年 | 《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1995年 | Integrated Anaerobic-Aerobic Sewage Treatment | 荷蘭海牙出版社 |
1991年 | 《低濃度污水厭氧-水解處理工藝》15萬字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
1992年 | 《活性污泥膨脹機理的研究》20萬字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
四、研究領域和技術創(chuàng)新
1、參加國家重大規(guī)劃和決策工作
1995年參加國家科委九五攻關可行性的編制小組
1999年作為國家計委國產化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參加國產化和國債項目的評審
1998-99年度是國家科技部十五環(huán)境規(guī)劃負責編寫環(huán)境保護領域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水污染部分)
1999年參加科技部S863計劃"環(huán)保領域高技術發(fā)展預研報告污染控制技術部分的編寫
1999年參加國家環(huán)保總局"國家環(huán)境科技發(fā)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規(guī)劃廢水處理與生物技術部分"編寫為負責人并參加總體組的工作
1999年參加兩院"十五、2015年高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編寫組,為水處理設備產業(yè)化發(fā)展建議報告撰寫人和總體組成員
2000年參與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2001年主持國家環(huán)保總局《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2、承擔國家及市(部)級研究項目
近年來,王凱軍博士承擔的國家和地方重點研究項目有(負責人):
國家"863計劃"項目:
高效厭氧生物反應器研制與應用(2002AA601190)
高效好氧生物反應器研制與應用(2002AA601200)
國家科委"九五"攻關項目:
高效單元處理設備的研制和開發(fā)(承擔單位有北京市環(huán)科院、清華大學、中
國環(huán)科院及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95-909-05-04) UASB反應器及其配套設備的研制開發(fā)(95-909-05-04-01)
高效單元處理設備的研制和開發(fā)(95滾動)(95-909-05-04A)
內循環(huán)流化床反應器設備化技術(95-909-05-04-02)
SBR反應器設備化技術研究(95-909-05-04-03)
北京市科委項目:城市污水污泥復合肥示范工程研究
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項目第二代厭氧污泥消化器技術
濕式生物脫硫示范工程研究
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員會項目:
北京市區(qū)淺層地下水資源調查及利用途徑的研究
生物處理化學除磷技術研究
農業(yè)部項目:
農業(yè)部九五攻關項目豬糞廢水處理工程研究
農業(yè)部"948"技術引進項目
北京市節(jié)水辦項目:
中水系統(tǒng)優(yōu)化處理工藝示范工程研究
3、固體廢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
在固體廢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領域處理對象包括:城市污泥、畜禽糞便、酒糟廢水和農業(yè)廢棄物等等,以往該領域采用的往往是傳統(tǒng)的厭氧消化技術。王凱軍博士設計并完成了十余項示范工程,其中包括畜禽糞便(3~4項)、酒精廢水(4~5項)和城市污泥(2項),其設計實施的污泥顆粒復合肥示范工程是我國第一家生產性規(guī)模的污泥綜合利用廠。有關的工程設計項目有:
留民營豬糞處理工程設計 1997 項目負責人
琉璃河豬糞處理工程設計 1996 項目負責人
景芝酒廠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1996 項目負責人
茅臺酒廠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1996 項目負責人
河北省泗縣酒廠處理工程設計 1997 項目負責人
冀東制藥廠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1996 項目負責人
大興龐各莊污泥轉運站設計 1997 項目負責人
4、在技術推廣和產業(yè)化領域
作為專題負責人,本人承擔了多項"九五"攻關課題,其中包括:UASB技術和設備化研究,好氧內循環(huán)流化床技術與設備研究和SBR技術與設備的研究,圓滿地完成了攻關項目的要求,取得專利4項,建立示范工程近40余項(UASB 30項,內循環(huán)流化床5項,SBR 5項)。其中,UASB示范工程的總投資額達1.5億元,以反應器的體積計占新增反應器的50%,每年產生沼氣8000萬立方米。UASB專題在淀粉工業(yè)廢水處理領域建成的示范工程項目,占全國淀粉行業(yè)的60%以上,為解決淀粉行業(yè)廢水污染做出了貢獻(見下表);同時形成了大量顆粒污泥的生產條件,山東省計委和國家計委已經立項計劃建立顆粒污泥生產基地。
No | 工程名稱 | 體積(m3) | 負荷 | 投資(萬元) | 總投資 |
1 | 山東三九味精集團平光明淀粉廠廢水治理工程 | 1471 | 7 | 98 | 282 |
2 | 諸城市興貿玉米開發(fā)有限公司淀粉廠廢水治理工程 | 3460 | 7 | 245 | 525 |
3 | 諸城市興貿玉米開發(fā)有限公司酵母廠廢水治理工程 | 2094 | 6 | 118 | 312 |
4 | 濱州金匯玉米開發(fā)有限公司廢水治理工程 | 4710 | 6 | 226 | 593 |
5 | 沂水玉米制品有限公司廢水治理工程 | 2400 | 6 | 114 | 332 |
6 | 諸城興貿開發(fā)有限公司廢水治理擴建)工程 | 2136 | 6 | 136 | 172 |
7 | 諸城外貿成武淀粉廠廢水治理工程 | 8540 | 5 | 360 | 670 |
8 | 河北省秦皇島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廢水治理工程 | 5784 | 7 | 314 | 751 |
9 | 諸城市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治理工程 | 3350 | 6 | 149 | 226 |
10 | 河北霸州興禹玉米有限公司廢水治理工程 | 1210 | 6 | 68 | 155 |
11 | 沈陽萬順達淀粉有限公司廢水治理工程 | 2136 | 6 | 114 | 292 |
12 | 廣東開平市淀粉有限公司廢水治理工程 | 2660 | 8 | 136 | 230 |
13 | 吉林梨樹縣飛躍淀粉廠廢水治理工程 | 2251 | 5 | 128 | 312 |
14 | 海南瓊中縣淀粉廠廢水治理工程 | 3746 | 7 | 190 | 243 |
5、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工程
在目前國家加大基礎建設投資工作,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為國家節(jié)約投資和能耗,本人繼續(xù)從事水解-好氧技術的推廣和開發(fā)工作,先后在北京、新疆、河南、福州、山東等地在大規(guī)模的工程上采用了水解-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在城市污水和工業(yè)廢水處理累計投資20億元,為國家節(jié)約了上億元的投資。水解-好氧城市污水工程設計,如:
北京密云縣城污水處理廠工程(一期)設計 1987 項目負責人
北京密云縣城污水處理廠工程(二期)設計 1999 項目負責人
新疆阿克蘇12萬噸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1999 項目負責人
新疆昌吉3萬噸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1991 項目負責人
吉林梨樹5萬噸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1999 項目負責人
6、國際交流、合作和國內咨詢項目
進行了大量的國際合作項目,先后從事一項世界銀行咨詢工作(北京市世行二期貸款項目城市污水子項目)和兩次亞洲開發(fā)銀行咨詢工作(北京市環(huán)保局及其下屬機構能力建設和國家再生能源開發(fā)計劃),并且先后7次出國參與國家項目的技術談判(亞行)、地區(qū)和國際學術會議(3次)和代表北京市市政府進行友好交流(2次)。咨詢和環(huán)境評價包括如下項目:
北京世行二期環(huán)境影響評價 1999 項目負責人
北京水源十廠一期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 1999 項目參加人
北京平安大道改建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 1998 項目負責人
白頤路環(huán)境影響評價 1997 項目負責人
酒仙橋污水處理環(huán)境影響評價 1996 項目參加人
1994-1995任荷蘭DHV咨詢公司北京代表處技術副經理,負責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可研和技術談判。從事荷蘭政府、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fā)銀行貸款下列項目。
大連15萬m3/d 飲用水處理項目
成都30萬m3 /d 廢水處理項目
碩州50,000 m3/d 飲用水處理項目
云南環(huán)保項目總體規(guī)劃
武漢環(huán)保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