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06-20 09:24
來源: 綠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麗
應用場景
尚川水務開發的污水預處理固液秒分離技術產品SSgo能夠強化預處理,解放生產力,在雨季進行溢流污染控制,在旱季強化預處理。
應用場景
中持則將溫華環境收入麾下。有著20年國際水務經驗的溫華環境創始人華英豪于2016年就帶領團隊研發了一體化多效澄清系統,通過模塊化設計、工業化生產、標準化服務,可滿足十幾個場景模式下的供水、污水的應用需求。中持與溫華環境的協同合作有效解決了溢流排放下的增量水高效處理難題。
應用場景
用模塊化思維,別去重復發明輪子。
在《火星救援》里,男主角想要活命,必須和地球取得通信聯絡,但是他沒辦法重新發明一個宇宙移動電話,所以他想到了一個現成的“模塊”:“火星探路者”探測器。
然后,他利用這個探測器(以及與地球上的聰明人之間的默契),與地球重新建立了聯系。
驗證、測試、調整
讓我們回到火星。
即使《火星救援》的男主角在第63個火星日還沒有找到活路,甚至還沒有和地球取得聯絡,他依然用倒推的方式來想:在最好的情況下,我應該做什么?
當然是趕往下一班(四年之后)星際公交車站:阿瑞斯4的站點。有多遠?3200公里。(北京到深圳的飛行距離是1800公里)
有車嗎?一輛充滿電只能跑35公里的太空漫游車。
男主角一通神勇操作略過不表,關鍵是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工程思維”:
改造:增加了蓄電池,裝上了太陽能電池板,解決了取暖問題......
測試:在自己的棲息地附近測試一塊電池跑的距離,過程中驗證了自己的預測,同時也發現了取暖的遺留問題......
調整:不斷增加測試強度,增加漫游里程,測試生命維持系統,確定充電時間,不斷自我迭代......
1.0版:先去800公里外去找探路者號......
2.0版:穿越火星地表3200公里,逃出生天......
溢流污染治理也一樣,除了用好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冗余外,也有其他切實可行的探索路徑,一切都要根據實際情況。
比如武漢市,雨水徑流污染已成為影響該市水環境的重要因素,具體表現為合流制區域的雨季溢流污染和分流制區域的初期雨水污染。
武漢市水務局積極開展初期雨水和溢流污染治理研究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的初雨處理設施共有20個,其中初雨廠2座,調蓄池18個,為削減初雨污染發揮了工程效益。正在建設的初雨調蓄池還有4個。
武漢市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項目,除了有地下污水處理廠,還將建亞洲最大的CSO調蓄及強化處理設施群
隨著水環境治理的不斷深入,武漢市水體治理思路也在逐步向“流域治理、水岸同治”轉變。打造了幾個雨污水協同處理樣板工程,包括南湖“調蓄池+龍王嘴處理廠+南湖初雨廠”,黃孝河“CSO調蓄池+處理設施+三金潭廠”,東沙片區“沙湖調蓄池+天鵝湖調蓄池+二郎廟污水處理廠”等。
簡單來說,你應該快速造一個能用的東西,而不是追求一個極其完美的產品。
因為人類總會犯錯。
即使是追求“極其完美”,也要在試錯的過程中一步步實現。這也是我國的污水處理事業一步一步發展的路程,溢流污染治理也一樣,你不可能坐等一個完美的計劃。
參考資料:
1、水進展[專家分享圈]專家討論
2、王凱軍:后黑臭河道時代水環境問題的系統思考
3、武漢市水務局對市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第20210190號建議的答復
4、E20環境產業圈層會員信息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