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05-09 13:33
來源: 水務經理人
作者: 高雅麟
二是完善軟件。再智能的硬件,沒有好的軟件支撐就是白搭。結合智能水表每日上傳的數百萬條用水數據,我們打造了智慧水務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挖掘用水數據潛在價值,不斷完善各軟件,并打通各平臺數據壁壘,把十多套業務系統環環相扣組成一個強大的業務網,實現數據無縫對接,將“產供銷、管控服”有機結合,有效地降低了管網漏損率,目前我司漏損率由20%降低至7%(修正后),每年能夠節約533萬噸水。
三是深化管理。智能硬件、智慧軟件最后的歸宿應該服務于管理,不產生管理效益的軟硬件,我認為就是浪費錢,看上去很美好。目前鷹潭智能水表實現了全域化覆蓋。所有智能水表數據每日實時遠傳。供水管理員的工作重心從抄表追費轉變為用戶服務,月均工作量減少80%,用戶管理數量從原先的人均5千戶上升到了1萬戶,全年減少人工費開支約340余萬元。
四是突出服務。“服務永遠向前多走一步”,這個理念我們是建立在智慧水務的整體基礎上延展而來的。我公司始終踐行“以水傳情、用心服務”的理念,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挖掘智慧水務給我們帶來的優勢,控制通水時限,將報裝用水審批環節從4個精簡為2個。調整后,一般的用戶從報裝到通水時間不超過3個工作日。其次我們不斷嘗試、創新更優的服務模式,推出業務辦理“零資料”以及 “您用水,我跑腿”服務,只需要用戶通過熱線電話、網絡等渠道留下聯系方式,我們就會有專業的供水志愿者上門為您完成相關的流程辦理,全程不需要用戶跑一次腿。
“服務永遠向前多走一步”,后續還計劃將服務再延伸,將用戶的表后服務納入到我們的服務范疇,進一步發揮公共服務行業的社會責任,打造更便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務模式,滿足百姓的用水需求。
你看, 三個層次,也意味著三重企業境界。供足水、供好水,這是供水企業的第一重境界;回報股東,造福員工‘這是第二重境界;以水傳情、用心服務,這是第三重境界,承擔起了各種社會職責,在“智慧水務”的加持下,做的產品是“情”,提供的是“服務”,用的工具是“心”,借助科技手段,將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有效地融為一體,這又何嘗不是智慧水務的初衷與境界呢?
編輯: 趙凡
水視點網創始人、物產中大集團正職級研究院副院長、戰略部副總經理,曾任物產中大公用環境投資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浙江物產萬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江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蘭溪市錢江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