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博興縣節水型城市建設對策和措施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5-11-01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趙艷麗
關鍵詞 博興 節水型城市 建設進程 對策和措施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水的戰略性地位將會更加突出,建設節水型社會已經刻不容緩。本文總結了博興縣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相應對策和措施,對類似地區開展節水工作和建立節水型社會具有參考作用。

博興縣節水型城市建設對策和措施
趙艷麗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水的戰略性地位將會更加突出,建設節水型社會已經刻不容緩。本文總結了博興縣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相應對策和措施,對類似地區開展節水工作和建立節水型社會具有參考作用。

[關鍵詞] 博興 節水型城市 建設進程 對策和措施

  博興縣位于濱州地區東南部,黃河右岸。東鄰東營市的廣饒縣,南與淄博市的桓臺縣、臨淄區接壤,西及西北分別與淄博市高青縣及濱州市毗連,北隔黃河與東營市利津縣相望。

1、水資源狀況概述
  
博興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干燥寒冷。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76.3毫米,年最大降水量為1070毫米,最小降水量為276毫米。降雨量年際、年內分布不均,年內降雨多集中于汛期,占全年的73.7%,而其它時段僅占全年的26.3%。灌區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321mm。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決定了博興縣春旱、夏澇、晚秋又旱的自然規律。
  博興縣總人口為46.8萬人,人口密度522人/平方公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338m3,不及全國人均水平的1/6,遠遠低于1000m3的重度缺水線,比嚴重缺水的山東省人均占有水平還要低,是一個典型的貧水縣,而且作為地表水主要補給來源的降水,年際、年內變化大,降水量高度集中,多集中于汛期,不便于利用。多年來工業生產及城市生活用水絕大多數依靠開采中深層地下水資源,形成單位自備水源自行供水的模式,為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帶來諸多不利因素,致使深層地下水的連年超采,地下水位不斷下降,造成中深層地下降落漏斗。2000年深層地下水位最高已達130m。近幾年,博興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二、三產業迅速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隨著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工業項目落戶博城,城市化進程加快,水資源短缺是博城人民面臨的突出問題,已成為制約博興發展的瓶頸。因此,建立節水型社會刻不容緩,是勢在必行的一項“社會革命”。

2、建設節水型城市的具體做法
  
節水型社會的本質特征是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進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建設節水型社會是對生產關系的變革,是制度建設,是一場革命。建設節水型社會是解決干旱缺水問題最根本、最有效的戰略措施。通過建設節水型社會,使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從而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近幾年來,博興縣一直在不斷的探索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經驗,把節約用水放在突出的位置,確立了建立“節水型社會”的總目標。力爭建立節水型社會--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在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使“水危機”的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愛護水,時時處處節約水的局面。那么博興縣實施了哪些建設節水型社會的舉措呢?
2.1、水務一體化改革
  
在部門分割、城鄉脫離的水務活動管理體制已極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違背了水的自然循環規律和管理社會的一般原則的情況下,于2001年進行了水務一體化改革,使城區防汛排水、水污染等突出問題得到了解決,從而使全面統籌城鄉水資源,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成為可能。于2001年3月成立了水務局,通過水務改革,擴大了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能范圍,充分發揮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劃、協調、監督、指導的政府職能。實現了對水源工程的統一管理,有利于對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開發;水務改革后,自來水公司由原來瀕臨倒閉的企業,一躍發展為充滿生機活力的供水企業,實現了當年扭虧為盈,實現了以水養水的良性循環;通過水務改革,清理和修改不適應本縣的水法規和各級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制定統一的水法規體系,避免了政出多門、法出多門,加強了依法行政,突出了水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實現了對全縣的城鄉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規劃、調度、保護和優化配置的一體化管理。改革以來,已初步改善了供水條件,緩解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各項管理已初見成效。
2.2、制定了供求計劃和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
  
博興縣完成了《博興縣水長期供求計劃》和《博興縣地下水資源開發和利用規劃》。在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中,我們首先對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及可利用水量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評價,同時根據我縣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對社會需水進行了詳細預測,對供需平衡分析進行了反復論證。在研究地下水的質和量及動態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制定地下水開發利用和實施有效管理及保護的措施和對策,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合理調度地表水和地下水,提出地下水合理開發利用的具體措施。規劃中提出:要注意保證充分的生態用水和環境用水;要注意協調好經濟發達地區和相對落后地區、城區和鄉鎮、工業和農業之間的關系;要注意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
2.3、實行水資源的宏觀控制指標和微觀定額指標制度
  
水資源的宏觀控制指標,用來明確各行業乃至各單位、各企業、各灌區的水資源使用權指標。水資源的微觀定額指標,用來規定社會的某一項工作或產品的具體用水量要求。通過控制用水指標的方式,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達到節水目標。
  從1999年開始,博興縣就開始對自來水用戶和自備井用戶實行計劃用水,對超計劃用水實行累進加價制度。通過幾年的逐步探索完善,從定額的制定、水量配置下達到具體操作執行都趨于科學、合法。在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下,各用水單位都積極加強用水管理,努力探索節水的新路子并對舊的管網進行了改造,“跑、冒、滴、漏”現象得到了很好的遏制。據自來水公司2003年實際供水量顯示,在增加30多家封閉水源井用水戶的條件下,日供水量仍基本保持在封井前的5000m3左右。這項措施的實施提高了各用水戶的節水積極性,增強了廣大用水戶的節水意識,為進一步開展節水工作奠定了基礎。
  2002年,全縣在各企業的大力配合下,對工業用水進行了水平衡測試,充分挖掘各企業的節水潛能。這次平衡測試后許多企業改進了生產工藝,更換了節水設施。同時根據這次水平衡測試的結果,產品的考核指標進行了進一步的壓縮。繼工業用水水平衡測試之后,我縣于2003年開展了生活用水定額的編制工作。本次生活用水定額共選擇現場測試點123個,涉及全縣10個鎮,城區60個單位,對當前全縣城市生活、農村生活用水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以及報告編寫。本次生活用水定額制訂從調查測試點、數據科學性以及報告編寫規范性上都位于全市前列,同時也為計劃用水管理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2.4、采用多種措施保證節水社會的實現
  
建設節水型社會,要調整經濟和產業結構,建立與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要建設水資源配置和節水工程,建立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水利工程體系;要開展用水制度改革,建立與用水權指標控制相適應的水資源管理體系。最重要的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水價政策,“超用加價,節約有獎”,充分發揮價格對促進節水的杠桿作用。
  縣城區多年來形成的集中開采深層地下水的用水模式,造成了深層地下水位的連年下降,據統計1995年深層地下水位平均80米,而到了2002年已達118米,年降深接近5米,形成了大面積的降落漏斗。致使開采條件惡化,存在水源枯竭的隱患。在經過幾年的認真調研、綜合分析后,實施了城區自備水源井統管和第二水源工程建設兩項措施。隨著封井并網工作的完成,截止目前共封閉水源井33眼并網1眼,同時根據國務院《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規定,經縣政府批準,吊銷了以上34家單位的取水許可證。這一舉措徹底解決了無序濫采和超采的現象,實現了對城區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統一調度,優化配置。封井并網及第二水源工程的建設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深層地下水的供給量,采用總量控制的限采措施,使開采后難以恢復和補償的深層地下水得到修養,遏制地下水位的繼續下降,防止漏斗區的進一步擴大,改善深層地下水環境,確保深層地下水戰略性儲備資源的永續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水源工程按照“先用地上水,后用地下水,限用地下水,以不可替代的地下水作為應急及戰略儲備資源,分水質分用途供水”的原則建設。第二水源工程建設及經營采取完全市場化運作,由博興縣財政、博興縣水利局與京博集團共同出資成立山東京博供水有限公司,具體負責項目的籌資、建設及建成后的管理經營,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由此博興縣形成了京博供水公司只負責工業供水,博興縣自來水公司負責城區生活供水的供水格局。封井并網和第二水源工程的實施,改變了我縣單一水源的狀況,真正做到了用地上水替代地下水,使我縣的地下水資源得到了休養。
  第二水源工程的建設,實現了政府投資與社會融資的結合,把工程項目推向市場,建設和經營采取完全市場化運作。這既解決了政府投入不足的問題,又加快了水利單位向市場化邁進的步伐,在全縣開創了民營水利的先河,標志著民營資本首次進入城市供水領域,標志著博興縣民營水務的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標志著博興縣邁出了建設節水型社會關鍵的一步。
  取水許可管理是水資源權屬管理的具體體現,我縣通過幾年的努力,使取水許可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查缺補漏,2003年針對取水許可證換發事宜,結合2002年用水年審,對計劃用水節約用水措施不到位、計量設施運行不正常的提出整改意見,重新核定許可水量,統一換發新證。同時針對我縣城區個體經濟以及餐飲、洗理、服務等行業對淺層地下水開發秩序混亂的狀況,對城區淺井進行了拉網式集中整治,共辦理取水許可證187套。此次集中整治影響面廣、力度大,淺水井用水混亂的局面可望得到徹底解決。
2.5、建立起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制
  
水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是物質生產活動的基礎資源,人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水,這就決定了水資源不能完全靠市場來調節,還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
  博興縣政府宏觀調控主要表現在:成立專門的工作組組織領導建設節水型社會工作,并針對出現的具體問題制定了相關政策和地方法規,保障建設節水型社會的順利進行,并且縣財政給予了工程項目資金支持;根據博興縣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確定了經濟結構調整意見,提出合理的建設方案;制定了科學的水價形成機制和公平的水市場交易規則;進行了農村人畜吃水工程建設,保障公民,特別是貧困群體基本生活用水的權利和用水安全;積極采取措施,保障生態用水和環境用水等等。
  利用每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制定統一的集中宣傳方案,通過宣傳提高全民的水資源危機意識和水法律法規意識。充分調動廣大用水戶參與水資源管理的積極性,鼓勵廣大市民對違法用水行為進行舉報,同時還制定了明確的監督管理制度:1、文明執法回訪監督。對執法相對人進行季度回訪,監督考核在外執法人員文明執法單位滿意率。2、黨風廉政責任狀監督。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層層簽訂責任狀。3、舉報電話監督。設立違法亂紀監督舉報電話,讓公眾參與執法監督。通過種種措施建立起公眾參與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制。
2.6、建立了污水處理廠,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如果說水資源時空分布得不均是缺水的“天災”,那么比“天災”更嚴重的是“人禍”,隨處可見的人為的浪費水、破壞水,是缺水的直接原因,更是我國水資源的大敵。隨著工農業的發展,人為因素對水資源的利用造成極大的威脅,人為的污染使原本清澈干凈的流水變成骯臟有毒的廢水,大量的水資源不能飲用也不能利用,使得有限的水資源雪上加霜。目前,全國約有1/3以上的工業廢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不能做到循環利用,十分不利于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
  為了解決好污水回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我縣投資建成了一座大型的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采用先進的BOT方式運營,總投資1860萬元,運營期限為10年,污水的日處理量為3萬t。為了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營,博興縣從2004年開始征收污水處理費。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以前那種粗放型的用水方式,使污水可以循環利用,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3、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步伐
  
從長遠的、全局的觀點來看,我縣水資源供需矛盾仍然存在,而且隨著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一段時間內還相當尖銳。因此,節水工作將始終作為我縣工作的中心,放在突出位置。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將水資源管理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樹立生態水利的新理念,把水利工程建設成融興利除害、美化環境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基礎設施。要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建立節水示范田,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博興引黃灌區蘊含著巨大的節水潛力,要繼續搞好打漁張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積極改革傳統的灌溉方式,大力進行方田建設、土地平整,推廣防滲輸水新工藝、新技術;井灌區繼續發展低壓管道節水工程,發展引黃補源工程、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降低灌溉用水量。
  要進一步加快節水型社會的步伐,就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用水制度建設、制度創新和制度變遷。轉變觀念,尋找對策,促進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是建設節水型社會的根本對策。經濟高速持續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大力推行“政府調控、準市場配置和公眾廣泛參與”的節水型社會的運行新機制,只有如此,也才能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節水型社會。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