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環保部《關于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總編傅濤博士進行了專門的解讀,解讀共有11篇文章。
其六:為什么發展環境服務業最有必要、最為迫切?
環境產業是個需求逐漸釋放的過程,以餐飲業為例,吃飯是天經地義的,不管在哪兒都得吃,但是把餐飲業釋放出來需要一個過程。最初人們自己做飯,需要到外面買米、買菜、買油鹽醬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請保姆給我們做飯,保姆行業也是一個產業;慢慢的,又發展到去餐館吃飯,不需要在家做了,于是便形成了餐飲服務業。餐館其實就相當于綜合服務業。餐飲業要想發展的好肯定不能是完全自己做飯。餐飲業的比例越高,產業的成熟度就會越高,標準化程度就會越高。
環境產業最早是做設備,地方政府或者污染企業可以自己投資建污水處理廠,自己運營,自己管理,但設備得買別人的,實際上自90年代初起步開始,環境產業就是一個設備行業,其產業形態就是一個制造業。后來我們不滿足于這個,把工程行業也逐步開放了,這段時期稱為以工程為主導的環境產業時代;接著是運營的開放。由于環境問題越來越復雜,光靠政府的能力難以滿足社會的環保需要,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專業化的提供方式,自己不干,去采購第三方的服務。
環境產業逐漸釋放的過程我們稱之為逐步外部化過程,這是逐漸發展的過程,所以環境服務業的比重是產業成熟的標準。環境服務業的產生會對產業鏈上下游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是一個產業升級的過程,從制造業向服務業升級的過程,必定就是產業轉型的過程。
環境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是產業形態的升級與服務模式的轉型,產業形態由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升級到第三產業。環境服務業模式的轉型意味著產業迎來一個新的時代,可能會使產值由原來的1000億變幾萬億、幾十萬億,它的可行性也恰恰是因為服務模式在發生變化。如果模式不發生變化,即便把所有的污水都處理了,全國總共就300-400億噸市政污水,1噸水花1.5元,也就是600億的事;即便把垃圾都處理了,又能有多少產值?也是幾百億。
環境服務不僅僅是污水和垃圾,人的環境需求在逐漸拓寬,產業層次也在不斷升級。因此產值空間會非常大,環境服務業比重的升級會成為產業成熟的標志,也是產業規模壯大,標準完善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