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五屆)水業高級技術論壇”即將于2011年6月24日、25日在北京召開,繼去年成功在“2010(第四屆)水業高級技術論壇”期間舉辦首屆“總工論壇”,獲得與會者的高度評價后,中國水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將于今年再次舉辦第二屆“總工論壇”。并且,相比第一屆參加的總工人數來說,陣容將更強大,將有十余位業界最具實踐經驗、最具權威性的總工參與其中。目前已確定參加總工論壇的嘉賓如下:
張 辰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
李 藝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
鄭興燦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
張金松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工
杭世珺 中國水網顧問、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
戴曉虎 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王凱軍 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原總工
張 統 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任
何文杰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總工
李玉慶 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工
徐正雄 埃梯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水處理工程及技術總經理
在第一屆“總工論壇”期間,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原總工王凱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張辰、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原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高士國、原北京排水集團總工王洪臣,分別對污水處理廠如何從“耗能大戶”變身“產能先鋒”的問題做了深入發言和交流。高層間的對話,種種精彩語句,各種思想的碰撞,讓與會者過足了癮。王凱軍指出,西方人現已提出污水處理廠不應是能量消耗單位,而是要成為能量產生單位,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節能、二是產能、三是與外界進行能源交換。
張辰指出,污水處理廠可通過采用節能設備、采用先進控制(控制曝氣量、精確控制、優化運行參數)、采用節能工藝(反硝化除磷、厭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徑來實現能耗的節約。
王洪臣指出,在國家尚未將氨氮列入減排約束性指標的情況下,全國的污水處理廠出水的氨氮情況之所以可以好得出奇,正要歸功于“耗能大戶”——鼓風機。他解釋說,影響硝化效果的因素有二:泥齡(SRT)和溶解氧(DO),若想取得較好的硝化效果,需要有較長泥齡和較為充足的溶解氧。而目前的情況是,污水處理廠的排泥很“及時”,所以硝化過程的“重擔”都落到了溶解氧上。但是由于并未對溶解氧進行控制,所以即使在進水污染物負荷很低時,也仍然是多臺鼓風機一同工作,造成能量的浪費。
王凱軍指出,產生能源的環節正在厭氧消化。據介紹,西方歐美國家平均50%以上的污泥都進行厭氧消化。其中,英國最新提出,將從66%的污泥進行厭氧消化提升到100%的污泥全部進行厭氧消化。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僅有50余座污水處理廠采用了污泥厭氧消化工藝,不足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5%。
第二屆“總工論壇”將分設兩個主題單元討論,更精彩的內容,敬請關注中國水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聯合舉辦的“2011(第五屆)水業高級技術論壇”。
編輯:周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