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水網即成功舉辦“MBR市政污水項目”專題調研活動后,于2011年4月——2011年6月期間將開展“海水淡化市場”專題調研活動,海淡市場在2005年以來愈演愈烈,2009年、2010年一系列合作動作后,又借助“十二五”海淡專項規劃的支持,我國海水淡化市場將迎來發展的春天,資本市場已經開始戰略布局。中國水網開展此次調研活動,將針對資本市場戰略布局、海淡項目融資模式的探討、政府扶持幅度、主流技術MDE和RO的經濟技術性比較、海淡成本的計算模式、膜材料和膜產品生產的研究突破熱點、產水的最大預期市場等等大家關心的問題,走訪國家主管單位、地方政府、甲方單位、資本市場、咨詢公司、專家、膜企業等,希望通過中國水網的專題調研活動可以為網友對海淡市場的了解提供詳細、準確的資料。調研組聯系方式:010-51627995,周女士。
2005年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和財政部聯合出臺了我國首部《海水利用專項規劃》后,我國海水淡化市場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歷經5年的發展,截至2010年統計中國已建成海水淡化裝置64套,日淡化海水能力46.25萬噸,比上一年增長34%,比2007年增加一倍左右。其中54套采用反滲透技術(SWRO),7套采用低溫多效蒸餾技術(MED),1套采用多級閃蒸技術(MSF),1套采用機械壓汽蒸餾技術(MVC),1套電滲析技術裝置(ED)。據相關資料表明目前建成后仍然在運行的海水淡化運行裝置大約為48套,占建成裝置總數的80.4%,合計產水能力31.93萬噸/天,占總制水能力的79.4%。
天津北疆電廠海水淡化項目、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項目,是目前最大的兩個海淡項目,規模均為1 0萬噸/天。以地區來看,東南沿海是我國發展海水淡化的重點市場,目前已經運行海淡項目總能力中天津市最大,為14.2萬噸/天,在建海淡項目總能力中山東省最大,為14萬噸/天。
水務投資企業、傳統知名企業 旗幟鮮明、排兵布陣
需求帶來市場,從2009年開始,涌現一批10萬噸規模以上的海水淡化項目。目前我國海水淡化領域,除了傳統意義上該領域的知名企業,如以色列的IDE,法國的SLCE,美國的GE、陶氏和德國的西門子,以及新加坡凱發、日本東麗,近段時間,另有水務投資公司——北控水務、中環水務,以及中冶集團、日本的日立,分別以不同形式介入:北控水務與阿科凌組建合資公司,從而參與曹妃甸海水淡化項目(5萬噸/日,反滲透膜法),后期可能還有更大規模;中環水務同IDE展開技術合作(從2009年開始,中環水務將海水淡化業務列入公司發展戰略,并成立海水淡化專項小組);東麗與中國藍星在北京順義合資建設的反滲透膜項目,總投資額約合5.3億元人民幣;中冶集團所屬中冶連鑄與河北樂亭縣簽訂了海水淡化BOT項目框架協議,建設每日20萬噸海水淡化及供水項目,總投資20億元,其供水區域為樂亭臨港產業聚集區;日立則在積極推進大連長興島10萬噸規模的海水淡化項目(預計采用反滲透膜法)。
資本市場已經開始戰略布局
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表示,該市場空間廣闊,但價格是個大問題,如果成本能夠控制得好,那市場前景就很看好,集團目前仍處于戰略研究階段,具體規劃還有待進一步的調研。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超表示,價格問題也是中環水務關心和困擾的問題,公司下屬企業曾參與阿爾及利亞最大的海水淡化廠的施工,目前對于海水淡化市場,公司正處于積極準備階段,做了多方位的考察和調研,也尋找著國內外的合作伙伴,正在等待時機切入到該領域。
北控水務集團董事局主席張虹海認為社會對海水淡化的認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該市場的發展。日前他曾赴以色列考察工作,當地70%的飲用水源于海水淡化,且水質標準超過歐盟的對飲用水設定的相關指標,這種高質量的淡化海水以色列人已喝了許多年。
中國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珂明確指出,中國水務投資將加大力度開拓海水淡化市場。他認為,與海水淡化相匹配的技術研究、技術手段進步速度非常快,國外亦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相信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就可以運用更加快捷有效的技術來解決難題,隨著各項技術的成熟,成本也擁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空間。從資源角度思考,海水淡化是一項增加資源的工作,不論是對產業還是對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市場將迎來難以想象的發展速度
目前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節水處牽頭,組織專家編寫海水淡化十二五規劃、海水淡化實施方案和海水淡化產業專項研討會于2011年3月10日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研究推動我國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會議就開展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技術工藝與裝備水平、強化示范試點、加強政策引導、制定法規標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認為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到生存的基本需求,又涉及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國家資源安全,需要多部門積極配合,共同開展工作。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保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衛生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等11個部門相關司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座談會。
目前世界上的海水淡化技術超過20種,但是可以預料的是反滲透膜法和低溫多效蒸餾法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海水淡化市場近兩年在中國發展逐漸有升溫之勢,業內分析有三個主要推動因素:一是水資源短缺,加快向海洋要水的進程;二是沿海重化工項目對工業淡水的巨大需求;三是城市自來水價格節節上漲,水價與海水淡化成本即將并“價”齊驅。
編輯:周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