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僅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污水資源化方面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既有愉悅也有痛苦,既有經驗也有思考。從北京污水資源化發展全局看,北京市水務局局長程靜曾談過對三個方面的思考。
相比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成本 運行成本更加重要
在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技術選擇時,一般都要進行技術經濟分析,而選擇的原則是在尋求技術最先進、最成熟、最合理的基礎上,成本最低。但成本既包括建設成本又包括運行成本,而在規劃建設初期往往關注建設成本,忽略了運行成本。如果選擇建設成本低、運行成本高的技術,污水處理廠一旦建成,長期高額的運行費用會讓污水處理廠陷入“建得起,使不起”的尷尬境地。但如果選擇建設成本相對高、運行維護成本相對較低的技術,雖然一次性投入會大一些,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以及普及會使運行成本逐漸的降低,低廉的運行成本會讓各個技術變得更加具有生命力。例如臭氧技術,前幾年它的造價昂貴,使人望而卻步,但隨著臭氧技術造價的大幅度降低,加之它的運行成本又很低,這項技術在今天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在比較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時,應更加要關注運行維護成本相對較低的技術,以保證污水處理廠的長期穩定運行,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更要選擇運行成本低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
關注污水資源化的市場定位
由于污水資源化后會納入城市的水資源配置中,這種特殊水資源的內涵中賦予了很大的政府意愿,因此再生水就成為一種特殊的產品和商品。既不完全具有市場屬性,也不完全具有公益屬性,如同中水,介乎于上水和下水之間的定義一樣,再生水應該是介乎于市場產品和工藝產品之間。所以在推進污水資源化的進程中,再生水既不能實現完全的市場化操作,也不能實現完全的公益性操作,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再生水價格,讓用戶愿意使用再生水,同時再生水生產企業也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按照用戶的不同要求確定再生水的水質和水量,保證社會需求。同時,政府也要給予支持,制定有利于再生水推廣使用的政策保障機制,如制定再生水財政補貼機制,確保再生水企業健康發展,并且對再生水企業實行嚴格監控。
注重污泥的消納與利用
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副產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污泥。所以水體污染物的真正減排離不開污泥的安全處置,在建設污水處理廠時需要高度關注污泥無害化和減量化的處理方式,將污泥消納利用等因素綜合統籌考慮,污泥的最終安全處置則要以可持續消納為原則。可以考慮與建材制造結合,使污泥干化到一定程度以后,作為建材的主料,使污泥處置后的殘余物降到最低。或者考慮堆肥,既可以減少處理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又可以為農田提供有機肥,不僅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實現了污泥的可持續消納。
編者手記:北京的再生水主要有五個用途,分別為工業冷卻循環、農業灌溉、城市河湖補充、園林綠化及市政雜用。根據市政府要求,北京排水集團近幾年將對所屬八座污水處理廠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包括高碑店再生水廠、酒仙橋再生水廠、北小河再生水廠、小紅門再生水廠、方莊再生水廠、吳家村再生水廠、清河再生水廠、盧溝橋再生水廠。去年4月清河再生水二期、盧溝橋再生水工程開工建設,這兩項工程預計分別于明年年底和今年年底完工,工程竣工后,每日合計為城北、城南地區提供65萬立方米再生水。
編輯:周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