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第五屆水處理行業熱點技術論壇暨“十一五”水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交流研討會于2010年4月8日、9日在京召開。二十多位學術界專家、企業技術工作者針對“十一五”期間的熱點技術——污泥處理技術、供水深度處理技術以及再生水處理技術三個主題做了詳細匯,并回答了與會者對相關技術問題的疑問。
今年西南地區的特大旱災,讓全國人民知道了我國水資源匱乏的程度。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水網專家楊敏研究員指出,我國水資源相當匱乏,以北京市為例,其屬于嚴重缺水城市,據預測到2010年在大力節水的前提下,北京中心城區遇枯水年將缺水6-9億立方米。可以說再生水的利用是緩解我國水資源緊張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天津市已經對于再生水的利用率做出詳細規劃,預計實現再生水利用率近期(2012年)≥30%、遠期(2020年)≥35%的目標。但是,目前仍有很多關鍵問題限制著再生水的大范圍使用。天津市對于再生水的使用可以說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其主要用于工業用水、市政雜用水、景觀環境用水、農業灌溉地下補水四個方面,但目前仍然面臨著高鹽分、強腐蝕性、高濃度有機物、病原微生物、毒害污染物、重金屬等紛繁復雜的棘手問題。
由于種類繁多化學藥品的進入,增加了排水系統的復雜性,因此對于再生水應用的評價就需要進行排水毒性的測試,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王子健研究員強調指出。目前最著名的排水毒性測試是歐洲的全排水評估和美國的全排水毒性測試。排水毒性測試是指利用一組標準化的測試生物種,通過毒性實驗直接判斷排水的綜合毒性,采用存活,生長和發育作為評價的指標,而目前國際普遍采用的排水毒性測試規范沒有考慮排水中存在的內分泌干擾物質。通過排水毒性的測試,可以確定進、出水有毒物質的成分,發展和完成有毒物質削減計劃,確定排放有毒物質的允許濃度,并預測進水急性和慢性毒性,同時可以比較同一水體的經過不同工藝處理的效果。以北小河污水處理廠排水回用奧運公園為例,王研究員對其二沉池出水分別進行了超濾、超濾+反滲透、微濾、活性炭四組工藝處理后的排水毒性測試,在活性炭、超濾+反滲透兩組工藝中進行實驗物種的成活性相對要高些,但仍然存在著雌雄比例失衡的問題,即雌性化過程。
編輯:周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