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溫家寶:多舉并行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時間:2010-03-05 17:07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姚森婧

評論(

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3月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09年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扎實的推進,2010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因此,政府部門將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支持并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2009年環境保護扎實推進

溫家寶指出,2009年政府部門把保增長與調結構緊密結合起來,加快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以改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6069萬農民受益;安排預算內資金,支持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等項目2983個;加強“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治理;“十一五”前四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4.38%,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9.66%和13.14%。

在投融資方面,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動力,努力消除體制障礙,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創業板的正式推出,為自主創新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有保有壓,把錢花在刀刃上。繼續向“三農”、民生、社會事業等領域傾斜,支持節能環保、自主創新和欠發達地區的建設。

加強和改進投資管理,嚴格執行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和產業政策,切實防止重復建設。對有財政資金投入的建設項目,要加強全程監督,堅決避免以擴大內需為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堅持科學民主決策,確保公共投資真正用于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加快發展服務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大力發展金融、物流、信息、研發、工業設計、商務、節能環保服務等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現代制造業有機融合。進一步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逐步實現國家鼓勵類服務業用電、用水、用氣、用熱與工業基本同價。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在公用事業改革方面,今年要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努力實現新的突破。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作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推行居民用電用水階梯價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和費用分攤機制。完善農業用水價格政策。改革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擴大排污權交易試點。在推進這些改革中要注意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決不能讓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受到影響。

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健全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推進省直管縣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編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試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繼續做好增值稅轉型工作。推進資源稅改革。

推動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

溫家寶指出,優化利用外資結構,鼓勵外資投向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等各類功能性機構,鼓勵中外企業加強研發合作。鼓勵外資參與國內企業改組改造和兼并重組,加快建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促進“引資”與“引智”相結合。引導外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和增加投資。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符合國外市場需求的行業有序向境外轉移產能,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海外并購,深化境外資源互利合作,提高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質量。

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關鍵年。溫家寶說,要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一要以工業、交通、建筑為重點,大力推進節能,提高能源效率。扎實推進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形成全社會節能的良好風尚。今年要新增8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燃煤機組必須同步建成并運行煙氣脫硫設施。

二要加強環境保護。積極推進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等工作。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500萬立方米、垃圾日處理能力6萬噸。

三要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研發、示范推廣和能力建設。抓好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工作。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廢物回收利用、余熱余壓發電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同時,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四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加快國土綠化進程,增加森林碳匯,新增造林面積不低于8880萬畝。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中國水網)

編輯:姚森婧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