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污水處理行業將從建設期過渡到運營期

時間:2009-11-02 11:42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周蕓

評論(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王洪臣教授在中國水網做客聊天現場

近期,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原北京排水集團總工王洪臣做客中國水網,與網友交流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經驗。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即將從大踏步建設期過渡到運營期

    王教授指出,我國目前運營的污水處理廠具有近1億噸/天的處理能力,在建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為3~4千萬噸/天,在建污水處理廠完成后,我國污水處理率可接近85%,我國的污水處理能力也將成為全世界污水處理規模的大戶。從量的角度來看,我國很快就要進入提升污水處理廠運營質量時期,整個行業的建設重點將往運營方面轉移。

運營質量和效率提升空間巨大

    對于污水處理廠目前的運營質量和效率,王教授列出了幾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巨大的提升空間。目前我國污水處理設施的水力負荷率僅為75%,換個角度來看,仍有25%的污水處理設施未發揮作用;而污染物負荷率要遠遠低于水力負荷率,不到60% ,無論從水力負荷率還是污染物負荷率來看,我們還有很多的運營能力需要提升。以能耗角度看,我們行業內目前每耗一度電去除COD1.16千克,是美國污水處理能耗平均水平的60%。以污水處理達標率來看,COD的達標率可在93%~95%范圍內,有機污染物處理達標率雖然很高,但是氮、磷等無機營養物質達標率較低,真正可以達到一級B出水標準的污水處理廠并不是很多。

提高運營質量和效率的若干關鍵點
   
    對于以COD為重要有機污染指標的關鍵點:重點應放在節能降耗方面,去除單位有機污染指標,投入的設施、運行電耗以及其它投入都應該盡量少。對于氮、磷的污染控制問題,目前全國氮、磷的達標率比較低,應緊緊地圍繞著達標排放原則,達到國家不同流域、地區嚴格的水質標準,通過加強工藝調控、運營管理來提高氮、磷的達標率。據有關部門近期會議信息,在“十一五”COD減排的基礎之上,基本肯定“十二五”會增加氨氮指標,對于總氮、總磷是否會放入“十二五”規劃內仍在討論中,但在重點流域除增加氨氮指標外,增加總氮、總磷等污染指標是趨勢。在提高運營效率方面關鍵需要大家做一些工作,以物料平衡和能流核算為例,這些工作未必污水處理廠的職工都會做,能否做到進入污水處理廠中每公斤污染物都能統計出流向、降解途徑、降解數量是非常重要的。能流核算是最終判斷污水處理廠是否節能降耗的依據,很多污水處理廠僅進水一塊電表,造成整個污水處理流程屬于灰箱狀態運行,也就判斷不出每個環節的能耗情況。

脫氮除磷首先應優化運行

  針對網友[0318198710]、[liuxiao090]、[陽光小子]、[xiaotongca]對于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的提問,王洪臣指出任何一套脫氮除磷系統實際上都具有較大的優化運營空間,因此面對目前普遍的一級B升一級A的調整(總氮指標從20mg/L調整到15mg/L),應該首先優化現有的運行工藝,而不是一味的增加曝氣生物池或者生化池等單元處理,增大投資、增加運行費用。具體來說,優化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處理需要注意以下1、2、3、4個方面的問題。

  1、關注碳源,任何脫氮系統都要認真核算、動態的核算脫氮的需求是否充分,如果不夠的話可以開發內部碳源,仍不夠的話一定要增加外加碳源。
  
  2、認真檢測好兩段——厭氧段、缺氧段的溶解氧和氧化還原電位,脫氮除磷是好氧、缺氧、厭氧三個往復循環的生物化學過程。要做到真正的厭氧和缺氧,除測溶解氧外,就必須要測氧化還原電位。對于厭氧段來說,溶解氧不應該只是0的問題,實際上應把氧化還原電位控制在-200毫伏之下,這才是真正的厭氧。從工程角度來說,缺氧段溶解氧需要在0.5mg/L以下,更一步的要求是氧化還原電位在100~150毫伏以內。如果運行狀況不能滿足以上數據條件的要求,脫氮除磷的效果一定會很差。至于具體的措施很多,可以強化厭氧段脫氮,也可以做些簡單的管路連接、改造。譬如說把單純的AA/O工藝提升為MUCT、UCT。還有一些土辦法,例如由于水力跌落比較大,可以采取增加緩流板等措施。

  3、認真核算厭氧、好氧、缺氧三段的停留時間,以及這三個時間優化的分配。目前國內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相對于高標準的脫氮除磷要求,缺氧段時間短了。

  4、關注四大速率,分別是污泥在厭氧段的釋磷速率、好氧段的吸磷速率、氨氮在好氧段的硝化速率、硝酸鹽在缺氧段的反硝化速率。目前為止,沒有污水處理廠將這四大速率作為日常工作來完成。而實際上,嚴格的氮、磷達標排放,不定期監測這四大速率的話很難量化取得的工作目的。只有活性污泥釋磷的速率高才能在好氧段吸磷速率高,進而在有限時間內將磷吸到微生物體內,不測的話很難有針對性采取措施。



 

編輯:周蕓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