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境服務正在日趨呼吁“專業化”。DBO和委托運營兩種運作模式的蓬勃發展正是我國環境服務專業化路線日趨明朗的體現。與委托運營相比,DBO模式涉及范圍更廣,專業性更強。
2009年5月,我國首個由政府投資的DBO項目——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廠項目誕生,該項目在行業內引起較大反響。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對促進政府投資、市場服務的市場模式有著深遠的意義。
DBO中文協議文本問世
目前,作為國際通行的項目建設模式,DBO是污水處理服務專業化的典型模式之一,在國際污水處理領域有廣泛應用,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境內項目中也有涉及,如不久前開工的世行貸款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營城污水項目。但是,使用國內政府資金建設的污水項目,DBO的應用卻鮮有耳聞。據通用技術咨詢顧問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為“通用技術咨詢公司”)董事薛濤介紹,我國為數不多的DBO項目多使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而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DBO項目則開創了我國政府投資DBO污水處理項目的先河。
國際上DBO項目招標均應用國際標準協議文本,對于很少參加國際項目招標的國內投資人而言,對DBO模式乃至DBO項目招標方式都比較陌生,解讀國際文本存在較大困難。薛濤表示,首先語言本身就是一個障礙,即便將國際標準招標和協議文本翻譯成中文,在以往類似項目的嘗試中也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因為國際與國內不僅招標環境存在一定差異,在污水處理領域的建設、運營等環節更有很多區別,簡單套用國際標準范本,難免會產生偏差。
基于此,身為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廠DBO項目咨詢方的通用技術咨詢公司,結合中國水務市場的實際情況,對DBO項目的操作方式、實施流程進行深入研究,對涉及到的法律文件進行深度開發。據了解,DBO協議文本的開發基于項目自身特點和業主需求,汲取了國內通行的BOT項目協議文本的精華。“BOT項目協議文本在中國已應用7~8年,我們將符合項目實際、被業界接受的內容移植到DBO項目協議中,并結合中國水務市場特點以及習慣的表達方式進行了修改,尤其在“D”和“B”方面解析得更為詳細、符合實際和便于操作。由此形成了國內政府和投資人都較好理解和接受的協議文本和操作程序。”薛濤說。
DBO相關協議文本的問世和在本項目中的應用實踐為國內投資人搭建了快速、準確了解DBO模式的橋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DBO模式在中國水務市場的發展。
首吃“螃蟹”困難重重
許多新生事物的出現對傳統管理機制都存在著挑戰,DBO模式也是如此。據薛濤介紹,從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實際運作中發現,DBO項目招標程序與我國建設領域的工程招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為“傳統建設程序”)存在許多差異。
主抓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廠DBO項目的通用技術咨詢公司第一業務部總經理助理李勇告訴中國水網記者,根據傳統建設程序,招標前需要完成項目立項、可研、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之后根據技術規范、圖紙和工程量清單進行施工招標。而DBO項目在可研之后即開始招標,由于此階段設計沒有完成,當地建設主管部門認為有悖于傳統建設程序。而且對于DBO項目,政府不僅關心污水處理服務單價,更關心工程造價,因為這兩部分政府均要在不同時期買單。但是,初步設計沒有完成,也就無法確定令人信服的工程造價。所以首吃“螃蟹”的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廠DBO項目曾一度陷入困境。
通用技術咨詢公司與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反復商榷,探討如何在DBO新型模式和傳統建設程序之間找到一條合理合法的途徑,通過詳盡、全面、針對性地設計招商方案,實現項目建設投資與污水處理服務費間的平衡,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并能兼顧建設運營商的合理收益。
“我們在DBO項目的實際操作中既要結合中國國情,使DBO招標程序與建設主要程序保持一致,同時又要考慮項目的實際情況,需要在兩者間做出協調。”薛濤說。
而以往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運作的DBO項目為什么卻可以“一路暢通”呢?“因為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的DBO項目主要是執行貸款人的采購程序。”李勇說,“而天津逸仙園項目由于涉及政府財政支出,所以會牽扯到許多問題。”
盡管首個政府出資的DBO項目在操作上困難重重,但DBO模式仍被行業看好。“DBO模式受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標者可以在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之間尋求平衡。”李勇說。
談起DBO模式在中國的發展,薛濤也表示信心十足:無論是BOT還是DBO,剛開始推行時都會比較難,但是務實地做幾個項目后,就會相對容易起來。
那么,在天津逸仙園項目中運用的解決矛盾的方法是否將成為解決DBO問題的首選?薛濤表示,希望可以對今后的DBO項目有所幫助,但也仍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小政府 大市場”是方向
據薛濤介紹,天津逸仙園污水處理廠DBO項目的出現源于當地需求。“當地政府很看好DBO模式。”薛濤說,該項目隸屬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政府資本相對雄厚,但人員較少、專業隊伍相對缺乏。基于此,由政府出資、專業公司建設運營的DBO模式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青睞。
由此,薛濤表示,各級主管政府正在逐漸形成“小政府”。但“小政府”并不意味著將所有責任都推向社會、推向市場,而是需要在準市場化領域來出資,起到主導作用。像在服務上,尤其是污水處理廠這種單體運營上即可以交給社會來做,來實現“大市場”。并非政府手里有錢了,就全部“大包大攬”,這樣極可能回到低效的原點。(中國水網)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