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訊 自2008年啟動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三年行動以來,第一階段564家污染企業已全部整治到位,目前已進入第二整治階段。湖南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聽取了湖南省環保局關于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情況的報告。
整治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即2008年,取締關閉企業(37家)、淘汰退出企業(21家)、停產治理企業(42家)停產到位;第二階段即2009年,6月底以前完成郴州三十六灣、新田嶺、小垣、柿竹園四個礦區整治整合,12月底以前湖南南天實業有限公司3家企業淘汰退出到位,122家工業企業、36家畜禽養殖場完成限期治理;第三階段即2010年,完成11家企業異地搬遷。建成69座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對660家造紙企業,分別采取淘汰關閉、整合和治理措施,達到結構優化、污染減排、產業升級的目標。
在整治第一階段,湘江流域已關停564家污染企業,限期治理到位59家企業,660家造紙企業減少到207家,69個污水集中處理廠累計完成投資60.4億元。今年6月,湘江流域總體水質為優。
報告指出,第二階段158家限期治理工業企業和畜禽養殖場,已完成治理任務59家,在建46家,27家已停產、轉產或關閉;郴州四大礦區198家小采選企業提前關停到位。到今年6月底,湘江流域69個污水集中處理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0.4億元,鋪設主次干管1295.4公里,占全省污水集中處理廠投資的62.5%。已建成運營污水集中處理廠22座,設計日處理能力225.7萬立方米;湘江流域內的原660家造紙企業通過整治減少到現在的207家,產能由原來的320萬噸/年提高到現在的360萬噸/年,噸紙用水量從400多噸減少到現在的不到200噸,廢水和COD排放量減少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基本達到了預期整治目標。
2010年1月,湖南省環保局將對第二階段整治行動進行全面檢查。對于在2009年年底沒有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一律按要求實行停產治理;對治理不積極的企業,“掛牌督辦”、“黃牌警告”。對現在暫時停產的27家企業,完成限期治理經環保部門驗收后,方可恢復生產。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