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邦評述:發改委醞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配套政策
本文來自濟邦咨詢的水網博客
新華社6月30日消息,一份“鼓勵民間投資的產業指導目錄”正在由國家發展改革委醞釀之中。據接近發展改革委系統的人士透露,這份目錄將可能涉及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國防科技工業,以及其它一些壟斷行業。
除產業指導目錄外,一系列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設想也已被提出。如進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資范圍,以擴展民間投資的市場空間。其中,進行相應的投資體制改革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要求各地方主管投資的部門也要盡量下放核準權限,擴大地方政府的備案管理范圍。
點評:
據悉國家發改委正在醞釀一份“鼓勵民間投資的產業指導目錄”,可能明確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國防科技工業,以及其它一些壟斷行業。且會就價格、土地、投資補貼、貸款貼息、財稅、政府采購等方面研究醞釀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的配套政策。這一消息有以下幾點值得分析:
1.從2004年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以來,對于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行業,提倡“法不禁止即自由”,但是一直以來因為開放范圍沒有明確界定,缺乏相應的配套政策,主管機關和投資人都望洋興嘆。這次如果通過目錄的形式加以明確并且配套出臺輔助政策,將會促進這些領域的開放。
2.這一信號是對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行業市場化改革的一劑強心劑。比如在公用事業領域,目前有一種聲音認為,公用事業不應該對民間資本放開,把目前部分地方改革之后出現的問題歸咎于市場化。從咨詢第一線的體會出發,傳統國有國營體制實際上是“肉爛在鍋里”,存在效率低下、不思進取、建設滯后、服務不佳、財務不清、政企不分的問題,而市場化改革之后能夠很大程度避免上述問題,當然在改革后,原來習慣于政企一體、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門,對于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很不習慣,并且當前大部分的主管部門尚未形成有力的監管力量和能力,于是感到受阻和被動。而那些尚未改革的地方,處于局部利益考慮,除非迫不得已不得不改,基本上是找各種反對的理由。這次國家發改委醞釀鼓勵目錄,表明了國家堅定不移推進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政策決心。
3.從這一信息中我們應該判斷出一種信號,自今年年初以來,因為各地政府“跑部錢進”和銀行在擴張政策下瘋狂追著政府放貸,很多地方政府表現出一種資金充沛的滿足感,認為在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不再需要社會資本的進入,但一旦貸款收緊他們則處于資金斷鏈地步,現在國家發改委牽頭研究此政策,可見政府背后的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
4.在當前的環境下,很多的社會資本都審慎投資基礎設施項目,一方面處于資金融通的困難,另一方面也因為這些領域的政策不健全。首先體現在政策的穩定性和連貫性上,基礎設施項目因為與國計民生容易受政治的影響,市場化改革往往表現出階段性政策目標的特征,即政府需要時則鼓勵、不需要時則取消或限制。另外,這類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不佳,需要政府通過土地優惠、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稅費優惠增強經濟可行性,但以往的政策僅僅停留在口號階段,如得不到落實則不能實質性推動這些領域的市場化;僅土地而言,這些領域的用地既然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規定,同時土地費用必將反映到價格中去,因此不宜“一刀切”搞出讓模式。
雖然這份醞釀中的目錄及配套政策尚不知什么時候出臺,也不知道最終的面貌,但是國家已經放出的推動市場化改革的信號是積極的,對于當前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存在對市場化改革的質疑和部分“國進民退”現象一種不言而喻的否定。我們也并不寄全部的希望于這樣一份目錄和政策,而是堅定地在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中且行且進、日積月累。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