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及官員:升“部”表明中央加強環保態度
熱議
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組建環境部主要因為“要實現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加強環保機構的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常務副院長陳英旭認為,“局”升“部”至少表示了中央政府加強環境保護的態度,環保部門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高。“政府的作用很強大,只要政府下決心,就可以將環境管好。” 廣東省環保局副局長陳敏代表昨日表示,很多環保問題本應由政府協調解決,卻因為沒有統一行政機構轉而通過聯席會議等“臨時協調機制”解決。環境保護部成立后,將會更多參與決策,強化環保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何少苓表示,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是合適的。目前國內對環保還需要更大的政策力度去推動,而環保總局此前的身份在推行上顯得職權不夠。現在組建環境保護部在未來有望能夠對環保給予更大的政策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局副局長潘碧靈認為,升格后環保部門還需要解決管理體制、職能整合、政績掛鉤這三個重點問題,如果僅是升格還遠遠不夠,一些具體的整合和職能加強,還需要下一步的具體實施中完善。 人大代表、江西省環保局副局長雷元江昨日表示,“環保總局升格為環保部,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一個里程碑。”他認為,環保總局的升格意味著環保人肩負的責任更大,今后解決重大環境問題,環保部可以牽頭協調。雷元江還認為,地方環保局將可能參照執行,升格為環保廳。
環保部門將全面參與綜合決策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昨天下午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華建敏在說明中指出,中國要組建環境保護部,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此外,其還宣布,不再保留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環境保護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關系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將面臨嚴峻的環境壓力,污染物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力度,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為加大環境政策、規劃和重大問題的統籌協調力度,組建環境保護部。
據悉,環境保護部的主要職責是:擬訂并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規劃、政策和標準,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監督管理環境污染防治,協調解決重大環境問題等。
這意味著目前的環保總局將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此前,環保總局為國務院直屬單位。改革開放后,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環境狀況卻日益嚴峻。而環保總局由于體制職權等方面的原因,對解決環保問題的協調能力尚有不足。此前,一些公眾、專家乃至一些國際組織都提出要設立“環境部”。
“把‘局’改成‘部’,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決策體系內可施展的空間大不一樣。”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惠州市環保局副局長黃細花說,“國家環保總局只是國務院的直屬單位,而環保部則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可以更多地參與國家的綜合決策。而且,把環境問題納入國務院的重大決策中,也更方便、更有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環境顧問委員會委員魏復盛指出,環保部擁有了表決權,可以參與國家決策,這就使得我國對環境污染進行事后追懲以外,更多了一道對環境污染進行事前評估和預防的閘門。
代表委員及官員:升“部”表明中央加強環保態度
熱議
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組建環境部主要因為“要實現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加強環保機構的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常務副院長陳英旭認為,“局”升“部”至少表示了中央政府加強環境保護的態度,環保部門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高。“政府的作用很強大,只要政府下決心,就可以將環境管好。”
廣東省環保局副局長陳敏代表昨日表示,很多環保問題本應由政府協調解決,卻因為沒有統一行政機構轉而通過聯席會議等“臨時協調機制”解決。環境保護部成立后,將會更多參與決策,強化環保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何少苓表示,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是合適的。目前國內對環保還需要更大的政策力度去推動,而環保總局此前的身份在推行上顯得職權不夠。現在組建環境保護部在未來有望能夠對環保給予更大的政策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局副局長潘碧靈認為,升格后環保部門還需要解決管理體制、職能整合、政績掛鉤這三個重點問題,如果僅是升格還遠遠不夠,一些具體的整合和職能加強,還需要下一步的具體實施中完善。
人大代表、江西省環保局副局長雷元江昨日表示,“環保總局升格為環保部,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一個里程碑。”他認為,環保總局的升格意味著環保人肩負的責任更大,今后解決重大環境問題,環保部可以牽頭協調。雷元江還認為,地方環保局將可能參照執行,升格為環保廳。
環保部門將全面參與綜合決策
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稱環保部門空間將得到更大拓展
從“局”到“部”,看起來是一字之差,但在參與高層決策、制定相關環保戰略規劃、提高執法效力等方面,環保部門的空間無疑可以得到更大的拓展。昨日,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得知環保總局升格為環境保護部時,感慨道:“‘環境保護部’如果放在10年前,這是難以想象的。”
升“部”體現基本國策
王金南表示,環保總局升格環保部,體現出中國政府對環保的高度重視,也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在中國有三項基本國策,計劃生育、耕地保護、環境保護,但長期以來,計生委和國土資源部作為前兩項基本國策的實施單位,都是國務院組成部門,而環保總局則不是。王金南認為,這次組建環境保護部,就在機構層面上真正體現了這項基本國策。
決策將有更多環保聲音
“環境問題不是簡單的環保技術問題,是牽涉到經濟、環境政策上的全面問題。”對于升“部”帶來的變化,王金南認為,環保部門將能夠更好地參與國家社會經濟的綜合決策。
在中國目前的行政體制下,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內閣成員)和國務院直屬單位的權限是不一樣的。“所有國務院總理開的會,內閣部門都要參加,對于一個重大的決策,內閣成員是要發表意見的。而直屬單位一般則是列席參加。當然,在實際執行中也不一定,有時直屬單位也參加會議,發表意見。”王金南說。
這意味著,在升格為環境保護部后,環保部門將能更全面的參與到中國的最高綜合決策中。在一些關系到環境問題的決策中,特別是當一些發展經濟的舉措與環境保護出現矛盾時,在國家層面的決策中,環保部門可以更多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與其他部門協調更便利
對于與其他部門協調這一關鍵問題上,王金南認為,“局”升“部”也將帶來幫助。畢竟以當前“總局”的身份去協調其他部委,和今后部委之間的協調,后者肯定要更有效。
根據最新公布的機構改革方案說明,新組建的環境保護部的主要職責中,“協調解決重大環境問題”是以往環保總局職責中沒有的。王金南認為,這是法律賦予了環保部門的責任和義務,也為加強部門協調走出第一步。
地方環保局或“入閣”
此外,環保總局升格環保部后,成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而地方的環保局是不是也可以隨之成為地方政府的組成部門?對此,王金南表示,目前各地方的環保部門中,江蘇已首先設立環境保護廳,成為政府的組成部門。他認為,在環保總局升格后,地方有望出現大面積的省環保局“入閣”的狀況。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局副局長潘碧靈也表示,湖南省環保局目前是湖南省政府的直屬單位,在中央確定設立環保部,并成為國務院直屬部門后,地方環保部門也將會努力爭取成為地方政府組成部門,同時,地方的黨委政府也將考慮到這種需要。
編輯:肖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