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作為今年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之一,被明確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環境保護問題,成為這次全國人代會上的熱點話題之一。昨悉,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小平等多名代表建議:制定統一的太湖湖泊保護法律體系,健全完善的流域管理體系,依法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
太湖流域行政區劃分屬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流域內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太湖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不斷增加。雖然國家將太湖治理列為國家"三河三湖"重點治理計劃,但太湖流域水環境污染的形勢依然嚴峻。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開展多年,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毛小平等代表提出,依法治水是保障水污染治理成效的根本手段,現行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漁業法》及《河道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雖對湖泊水資源保護問題作出了規定,但長期以來對太湖的管理保護分散于各地區、各部門,缺乏統一協調,增加了太湖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的難度。
毛小平等代表建議,制定專門的《太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和水污染防治法》,明確太湖流域管理的主體,明確區域管理中地方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及權限,明確執行排污許可證制度、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排污權交易制度、"三同時"制度、清潔生產制度。代表們同時建議,成立國家層面的太湖流域管理機構,領導和協調三省一市治理太湖工作,健全各項管理配套機制,最大限度發揮流域管理機構防污、治污的作用;根據太湖流域生態自然稟賦和各地區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流域環境容量和發展承載能力,制定太湖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統籌地區經濟結構、產業布局、人口規模、城鄉建設等,避免流域區域間無序競爭,促進經濟社會在環境負荷范圍內高效發展;建立合理的治理太湖投入機制,設立治理太湖專用基金,形成中央、省和市三方共擔機制,并加強審計確保資金足額使用到位,確保治理成效。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