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自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水務行業的市場化改革,至今已經走過了十余個年頭。與十年前相比,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基本面的發展,今日今時中國的水務市場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化。自2001年就開始涉足水務市場的國中控股,在歷經波折后,從行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嚴肅地審視了這種變化,推出了其全新的水務業務發展戰略。
評價任何致力于中國水務市場投資運營的企業的前提是對中國水務市場的基本構成及其增長性的來源作出清晰的闡述:市政給排水及工業給排水是中國水務市場的基本構成單元,而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及工業化進程構成水務市場增長性的來源。水價及水量是水投資行業的基本要素。
以國計民生的依賴性而言,中國水務市場的市場化進程原本應參照國有電力、電信的市場化進程一樣:將國有資產注入國有控股公司,通過控股公司的股權多元化引入各類的投資者參加,然后通過在不同市場的上市實現國有成分的稀釋及逐步減持。但是,中國城鎮化及工業化的進程太迅速及水務資產的擁有主體的高度分散性,使得各地方政府自行主持水務資產的市場化投資及轉讓。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化過程基本經歷了兩個階段,即主要由國外水務公司參與的寡頭競爭階段及由國內、國外企業參與的充分競爭階段。
寡頭競爭階段,國外的企業在水行業持續經營環境不充分具備的條件下獲得高額的利潤,其高額利潤是通過、也只能是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實現。伴隨著眾多的中國企業參與所形成的充分競爭階段,由于充分競爭所形成的市場的共識價格,使得參與的企業與各地政府作為博弈雙方的平衡向有利于政府的一方平移。在各地水價普遍經歷不同程度上漲的狀態下,企業投資市政水務的投資回報卻普遍逐年降低,甚至會低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政府成為尋租方,而企業反過來向政府支付補貼――資產的溢價。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越公開招標的項目,投資人的競爭越慘烈,標的資產的熱膨脹越高。不僅遠離了理性的投資回報所涵蓋的資產價值范圍,也違背了充分競爭市場價格趨同共識的常理,原因來源于部分或個別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但正是這樣的非理性將成為改變市場游戲規則的催化劑。
目前大多水務行業參與投資的企業的戰略目的多少有些像一九九六年前后對有限電視光纖網絡投資、收購、建設的企業一樣,在市政水務的邊界內跑馬圈地。此戰略目的的支撐點是水務資產穩定增長的現金流、水務業務的區域壟斷性特點及資本市場的良好反應。日處理規模,更確切地講是日處理能力的規模而非平均日實際處理量,已經慣性地成為水務同行業進行優劣比較的標準,而且已經成為首要的標準。
追求規模的必要條件是龐大資金的支持,在支付預測日益增長的溢價水平及相應縮水的資金回報水平之雙重壓迫下,企業普遍采用的債務融資將不可避免地增大企業債務危機的機會?,F有資產的現金流在不斷增長的規模的要求下永遠是短缺的。實現的水量永遠少于預測的水量。企業增長規模的企圖可以很隨意地讓本存在不確定因素的預測成為徹底不能確定的。從追求凈利潤到追求EBIT,到追求EBITDA,到追求銷售收入,到追求銷售量,到追求生產能力,已經從企業的底線(bottom line)沿著損益表向上追求到損益表之外了,財務風險也就突破可控的邊界。雖然很多財務指標顯示財務風險的可控性,但債務融資的短期性與水務資產收益的長期性之間的嚴重不匹配,隨時可能由于不可預見的哪怕是短期的信貸緊縮或調控而斷送企業。所以,哪怕是大好的水務行業投資前景,也會因為盲目的樂觀、粗糙的企業發展戰略而極可能成為投資者的夢魘。增長的現金流及凈利潤應該成為企業在中國水務市場投資追求的目標。
理性的投資者可以簡單地算一筆帳:根據建設部的特許經營權規范的要求,投資水行業的凈資產回報率在8%到12%,取高限的12%扣除7%的融資成本,再扣除2%的管理費用,在投資控股公司的層面上能實現3%的稅前利潤或2%的稅后利潤,這樣的結果根本滿足不了絕大部分投資者的預期回報。
國中控股是最早投資經營中國水務行業的屬地化投資者,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及對中國水務市場的現階段競爭局面的冷靜分析下,明確地提出現階段不單純地追求城市水務資產的規模而追求企業綜合競爭素質的提高,追求服務品質,從而最大程度追求利潤及現金流回報的戰略目標:即分階段地實施成為:
1.城市綜合水務發展的服務提供商
在所投資城市做到從水源,制水,供水到污水處理的整體服務提供商,即水務一體化。這樣做的戰略意圖是在局部城市徹底排除競爭對手,完成城市供排水的壟斷,在與政府的博弈中占據主動;減少中間交易環節從而減低交易成本,從水源到排水的每一個環節,為水價的提升留出足夠的空間;合理地安排成本,從而提高整體的收益水平。除非城市水務資產的價格回歸到理性的水平,國中在資產規模的擴張上將更加審慎、挑剔。
2.大工業水務服務提供商
中國的整體工業面臨著“節能減排”的巨大任務,這個任務不僅僅是中國工業發展現階段面臨的任務,而是今后永遠融入世界政治、經濟規則下的國家所面臨的課題。國中以市政水務行業投資為基礎,提高技術水平,大力發展大工業外包服務市場。即面對產業相對集中的工業園區及工業高度集中的城鎮提供工業用水,工業廢水處理的服務。提供工業用水及水處理服務不屬市政范疇,不受建設部水行業特許經營權規范的約束,供水及水處理價格在工業用戶自身的成本中并不構成敏感性,收益遠高于城市供水及水處理服務。而且在這個領域內的競爭遠低于在市政供水及水處理領域。實際上,中國的一類城市已經將大工業調整到遠離城市中心的工業園區,已經形成了行政獨立的工業集中的城市區塊。這樣的調整正逐步在二級城市中開始。在這個過程中,中心城市的供排水量,由于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反而會下降。
面向特定工業的“節能減排”在技術上對企業素質的要求很更高,國中在既定的戰略下,已經完成了特定行業特定技術的積累工作。
3.城市綜合環保服務提供商
中國的城鎮建設發展在經歷多年在簡單市政規劃的基礎上匆忙建設,再補充規劃,再補充建設后,必然要求高素質的環境規劃。從產業的互補性而言,污水處理與垃圾處理的遺留物的結合利用,是防止環境的第二次污染,創造循環經濟,提高投資的邊際效益,降低企業綜合管理成本的基礎。屆時業務將涵蓋水源地,供水,污水處理,污泥垃圾及其它廢棄物處理的范疇。
最近,國中控股已經披露了一項集資計劃,要在未來的2年中集資約23億港元,用于發展其在中國的、主要是水務業務的投資。同時還計劃收購一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其在內地的水務行業的投融資平臺,進一步加大在內地的水務行業的投資力度。依照全新的水務業務發展的戰略設計,國中控股最近與黑龍江北安市政府簽訂了協議,將斥資約2.5億元,全面收購北安市的供水水源水庫、輸水管線、凈水廠、配水管網及現有排水設施,并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2.3億元用于全市范圍內的管網改造、凈水廠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國中控股目前正在與東北的老工業基地——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及鶴崗市進行談判,比照北安市的方案,全面收購兩市的供排水資產,并成為兩市的綜合水務發展的全面服務提供商。
國中控股還進一步深化同清華大學、華北設計院、韓國韓美株式會社等國內外戰略伙伴之間的合作,在大工業廢水處理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后的污泥深化處理及城市污水處理廠除臭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的技術進展。國內第一個日處理5萬噸規模以上的污水廠除臭工藝和相關設備,即將在馬鞍山王家山污水處理廠進入最后安裝調試階段。國中控股還正在與該市商談以BOT模式投資建設一座日處理100噸污泥處置廠。
依既定戰略,國中控股近年來已經策略及審慎地選擇了中心城市單體水務項目的競爭,而上述項目的實施,事實上已經標志著國中控股的全新的水務發展戰略進入了實際操作階段。國中控股已經在水務市場的變化中取得了戰略的先機。(中國水網)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