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資源極為缺乏的京津冀地區,應該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眮碜晕沂。ㄖ负颖笔?,下同)的劉大群代表在全國兩會上指出,社會對農業節水的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浪費現象還比較普遍。京津冀地區有的地方,小麥全生育期灌水次數一般4至5次,有的甚至達6至7次之多;有些露地蔬菜主產區,還在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
劉大群代表進一步指出,目前,小麥、蔬菜等主要農作物的用水量約占農業用水量的70%以上。而河北省目前耐旱抗旱小麥新品種推廣面積僅占種植總面積的22.7%,小麥節水穩產技術示范推廣面積僅占總面積的8.5%;蔬菜生產中采用膜下暗灌、微灌技術的僅占總面積的5%,還有很大的推廣空間。同時,國家對節水配套技術研究和推廣力度也不夠。發展節水農業往往只注意單項的工程技術,如渠道防滲、低壓管道輸水、噴灌和微灌的推廣,而缺乏將這些技術和農業措施緊密結合的綜合集成技術,導致單一技術的推廣出現困難。國家對農業節水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農業節水技術科研和推廣經費缺乏。
劉大群代表建議,應在財政預算中增設節水農作物品種推廣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小麥、蔬菜等需水量大的農作物節水新品種的培育、良種補貼、配套節水技術補貼及節水示范區建設、節水農機具購置和節水技術培訓宣傳等。建議國務院明確農業部為全國農業節水工作的牽頭部門,整合力量,大力開展農作物節水規律、節水品種選育和節水綜合技術的攻關研究,并根據京津冀地區的氣候、環境、耕作、栽培等因素的變化,不斷進行綜合技術的組裝集成和示范推廣。記者史文通、石磊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