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2006年9月5日,一名亞行副行長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宣稱,如果要保持亞洲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更廣泛地推廣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利益,發展中的亞洲必須在基礎設施項目上投資更多。
亞行副行長小勞倫斯・格林伍德(C. Lawrence Greenwood)表示:“充分、現代和維護良好的交通、能源、排污及水利、電信和其它基本服務系統是當今經濟的支柱。”
“這些網絡系統對進入本地和全球市場、支持私營部門發展以及為公民——尤其是生活在貧困偏遠地區的人民——提供參與經濟增長的機會、并改善其生活水平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格林伍德副行長是在今天開幕的“通過基礎設施投資保持經濟增長”亞太基礎設施論壇上發表上述講話的。
在會上,格林伍德先生指出,最近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僅東亞一個地區在5年內就需要向基礎設施投資1萬億美元,以保持預期的增長速度。有的政府已經注意到這些需求以及增加的開支,公共基金非常緊張。
格林伍德先生還表示:“需要私營部門,包括外國投資的參與,以滿足這些巨大的需求。而且這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基礎設施需要更加地經濟劃算和富有效率。”
他說,政府和私營部門都已經從20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經濟危機中吸取了教訓,當時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急劇下降。
格林伍德先生說:“對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新的合作關系的需要,及該種合作關系的出現促使政府角色從所有者和供應者轉變為協調者和管理者。”
為支持該地區發展,亞行為基礎設施提供直接融資,并與成員國政府緊密合作,以加強治理,創建合法、規范的環境、進行能力建設,實現與私有部門的有效合作。
格林伍德副行長表示:“為滿足該地區的巨大需求,我們應該通過直接為私營部門提供融資和利用創新型風險消減產品,來激勵私人投資。”(亞行供稿)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