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大家談》生態與環境篇: 加大污水處理力度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我市目前每天的污水排放量約為60萬噸,已建成10座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為每日43.6萬噸,污水處理率為61%,在下一個五年里,隨著污水處理量的加大和廢水回用率的提高,我市將逐步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也大大得到明顯改善。請看報道:
[新聞提示]:2000到2004年,全市實施工業廢水治理項目138個,總投資3.7億元,已竣工134個,新增日處理能力12.4萬噸,目前,全市共有工業廢水處理設施228套,日處理能力80.2萬噸,工業廢水重復利用率95.2%,然而,還有40%左右的生活廢水直接排入汾河....
十一五期間,我市計劃投資19億元改善水環境質量,完成治理項目21項,建立汾河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城市水域功能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5%,在太鋼、太化等一些大型企業中推行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使用。通過污水處理廠的新建和擴建,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26.5萬噸,日回用能力20萬噸。
采訪:太原市市政管理局副局長穆曉光(十一五期間,我們太原市的污水處理率要達到80%,目前規劃的有我們城南污水處理廠一期將近10萬噸,還有河西北中部污水處理廠的二期7.5萬噸,還考慮一些新區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還包括我們正在建設的北郊污水處理廠的擴建,那么幾項工程完工以后,污水處理率將基本上達到80%。)
在十一五期間,我市將放開城市污水處理投資市場,打破壟斷格局,實行特許經營,運用市場規律和價格杠桿拓寬資金渠道,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BOT等形式建設、運營污水處理廠,逐步由政府資本為主導的公益性投資模式轉變為以社會資本為主導的市場收益性投資模式。
采訪:太原市排水管理處處長韓燕(現在全額事業型的體制對我們太原市水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限制,國家從前兩年就開始搞公用事業的市場化機制,從水處理和泥處理這一塊應該是搞特許經營,經營者必須是企業,而且必須拿到經營的資質,你才能進入這個行業,因為污水處理這個行業畢竟是一個社會公益性質的行業,你變成企業后也不能以贏利為目的)
目前、我市對城市污水處理的收費標準定為工業企業每噸0.4元,居民每噸0.25元,由于污水處理費偏低和收取困難,致使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得不到保證。
采訪:太原市河西北中部污水凈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軍(如果我們太原市城市污水處理要有一個大的提高,必須在收費方面一方面加大力度,再一方面應該做一定的調整,根據我們了解的一些情況,與其他省會城市收費相比,我們太原是在一個比較低的范圍。)
在加大廢水處理利用率的同時,我市還將更新改造引黃太原城市供水工程和供水管網,擴建水廠,城市日供水能力新增30萬立方米。建設晉祠路雨水泵站系統,新建與改造城南地區雨水排水系統,推進中回水工程。這些措施的實施,將大大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改善城市的環境面貌起到積極促進和推動作用。
(太原電視臺新聞頻道 記者:朱鴻賓, 劉草堂)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