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上,我國水務行業正站在時代變革的十字路口。隨著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一方面,傳統水務模式的發展瓶頸逐漸顯現,亟待突破;另一方面,新興技術與理念為行業注入了創新活力,成為破局的關鍵力量。
在此充滿變數的產業背景下,行業內眾多企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力求在這場變局中開創新局,實現轉型升級。多家水務企業代表齊聚現場,分享他們在實踐中的寶貴經驗與深刻感悟。
上海實業環境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CEO汲廣林作了題為“崇德尚實恒業至善,持續創造行業價值”的發言。他表示,上實環境將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和市場機會,根據上實集團戰略部署,聚焦水處理與水資源循環利用主業,加大市場拓展并購,提高精益運營,強化科技創新,推廣數智賦能,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汲廣林
中國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剛信作了題為“在行業變局背景下的破局之道——創新驅動與生態共贏”的發言。他指出,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資產二次分配成為焦點,運營提質的重要性明顯提升,一攬子綜合解決方案需求強烈,培育新業態、應用新模式、一體化全產業鏈布局成為趨勢,行業步入國企民企優勢互補的關鍵階段。水務行業的未來,不是每一家水務企業"獨善其身"的內部競賽,而是"兼濟天下"的生態共建與價值共生。
何剛信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輪值總裁陳春生作了題為“‘膜’力驅動,碧水源技術創新領航水務變革新局”的發言。他提到,當前,全球水務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聯合國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淡水缺口將達40%,而傳統水處理技術對高鹽廢水、新興污染物、能源消耗等痛點愈發乏力。膜技術憑借其“精準分離、高效節能、低碳環保”的獨特優勢,已成為破解困局的核心技術路徑。
陳春生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代總經理周敬東作了題為“水能共生,生態共贏——創業環保綠色生產力發展之路”的發言。創業環保推動環保產業從單一污染治理向綠色能源系統解決方案升級,積極推動污水源熱泵項目的建設與運營。污水余熱綜合利用經濟價值可觀,可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帶動裝備制造發展,形成新經濟增長點。
周敬東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北水未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于立國闡述了重資產水務環保企業的科技轉型之路。北控水務從以“重”為主,到“重輕”結合,通過開放式創新開啟增量新時代。把企業科技創新活動,轉化為商業行為,實現科技創新的放大作用。為實現更廣闊的發展,北控水務積極踐行跨技術、跨公司、跨行業的全方位深度合作策略,做大行業蛋糕,實現互利共贏。
于立國
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征戍作了題為“深藍:環保企業的韌性發展之路”的發言。他指出,復雜與多變,才是世界的本源。首創環保集團應對復雜性時代的新增長策略就是適應變化,持續演化,構建敏捷組織的感知力、適應力、創造力。未來將秉持以客戶為核心的理念,堅定朝著平臺化方向邁進,將系統運營服務確立為基石業務,積極驅動需求側與供給側的雙向革新,從而構建更為高效、協同的發展模式。
王征戍
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志國作了題為“用時代感擁抱未來”的發言。他指出,伴隨特許經營權到期、行業飽和以及智能化洗禮等時代的變化,唯有修煉內功,提升價值。與其被動應對,不如持續學習,拓寬邊界,擴大舒適圈。未來光大水務將輕重并舉,推動運營服務產品化、服務產品品牌化、品牌產品市場化,同時,海內外協同發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實現更快更好“走出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