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市場未來由供需關系決定,但政策支持、產業需求增長、管網建設以及技術進步等多方面綜合因素都將影響再生水行業的發展。”11月14日,市政排水體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郭慧在“寧波再生水循環利用學術研討交流會”上進行了再生水利用的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在過去的幾年中,再生水行業在中國迎來了政策利好和市場關注的雙重推動。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積極政策發布,以及試點城市的推廣,都表明了再生水行業的重要性和發展潛力。隨著市政污水處理行業逐漸進入成熟期,新的增長點變得尤為關鍵,再生水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水資源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
然而,盡管政策支持和企業關注度高,再生水行業的發展似乎并未達到預期的熱度。與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再生水項目規模較小,影響力有限。在中國當前的供水結構中,包括再生水在內的非常規水資源占比不足4%,顯示出其在整體水資源配置中的邊緣地位。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再生水管網建設滯后,以及水權爭議的存在,都為再生水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面對這些挑戰,許多企業選擇了謹慎觀望的態度。盡管再生水行業擁有巨大的環境和社會價值,但其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在投入時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而如何看待行業未來的發展,還需回歸本源,從最基本的供需關系來看。
再生水在我國是否有推廣的必要呢?答案是肯定。
水資源短缺是我國一個不容忽視的基本國情。據統計,我國每年缺水量高達500億立方米,約占年用水總量的十分之一。《2024年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水—促進繁榮與和平》中提到,未來,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是淡水資源需求增長的主要方面。因此,缺水,對水的需求是我們談論再生水的基礎。
而我國再生水的供給潛力巨大。其供給基礎是我國每年處理超過700億立方米的污水總量,且污水處理遍布全國各個城市和地區。這意味著再生水的來源幾乎不受地域限制,供應穩定。因此,再生水作為一種水資源解決方案,具有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可行性。
另外,技術進步也為再生水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污水深度處理和膜處理等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能夠穩定生產不同品質的再生水。技術的成熟度進一步確保了再生水供應的穩定性。
從實踐來看,一個地區是否采用再生水,除了政策導向外,供需關系是內在的關鍵因素。因此,當我們在談論再生水時,要談論的是再生水的供需關系。
01政策引導迎轉折,試點實施拓新局
政策導向無疑是推動再生水行業的一個重要力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政策也催生出了需求。從國家層面的政策來看,2021年九部門聯合發布的污水資源化文件最廣為人知,這份文件的出臺,也為再生水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標志著行業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后,各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共同構建了一個當前我國再生水利用的政策體系。
而回溯至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已經為再生水利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條例從規劃、建設到資源配置等多個方面,對再生水利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確保了再生水利用在法律和政策層面上的可行性。
根據目前發布的政策文件,可以歸納出推動再生水利用的三個核心方向:節水、水資源配置以及污水資源化。水利部門主要負責推動節水和水資源配置工作,致力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優化配置。環保部門則側重于污水資源化,旨在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將污水轉化為可再利用的水資源,同時也會涉及水資源配置的相關政策要求。此外,發改委、住建部等相關部門在推動再生水利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參與了包括政策制定、項目審批等多個關鍵環節,確保了再生水利用政策的有效實施和項目的順利推進。
從整體來看,再生水行業的推動主要通過試點城市的方式進行。2021年,水利部和生態環境部分別啟動了試點項目,探索再生水利用的有效路徑。水利部的試點項目覆蓋了78個城市,重點關注再生水的規劃布局和配置管理。例如,寧波市作為水利部的試點城市之一,在中期評估中榮獲優秀,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生態環境部的試點項目則分為兩批,共涉及38個城市。該試點項目側重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和人工濕地的凈化技術,更加關注再生水與生態環境的結合。今年,發改委也啟動了再生水試點項目,涵蓋50個城市,聚焦于缺水地區、水敏感區及水生態脆弱地區。這一試點項目的實施,預計將催生更多優秀的案例,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02缺水是必要非充分條件 兩因素影響再生水利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