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推動智慧水務現代化建設,提升社會公共服務能力,保障水資源可持續發展,邢臺水業集團智慧水務辦公室統籌謀劃信息化建設需求,基于漏損控制管理要求,于2024年3月份正式啟動水業集團智慧水務軟件平臺項目,經過各部門6個月以來的積極配合,現已順利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實現了水業集團信息化建設的跨躍式發展。
為保障市區公共供水安全、業務高效運營、集團科學管理、服務提職增效,邢臺水業集團智慧水務平臺基于“管控一體化”的整體思路,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5G等高新技術,通過統一采集、監控、報警、管理等智能化系統應用,集成了水廠監測數據、管網監測數據、調度業務數據,實現了水務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智能化、規范化管理,提高了水務管理的效率和決策的科學性,利用數據應用和數據賦能優化城市水務管理和服務。
01.
控制管網漏損治理,智慧降低用水成本
目前已安裝完成DMA小區流量計559臺,二級分區流量計16臺,利用區域考核表、小區考核表、用戶水表等建立起分區分級水量分析體系,同時結合制水供水、管網管理、營業收費等業務功能,從物理漏損控制、計量漏損控制、管理漏損控制等方面,構建防增量、控存量的漏損控制體系。同時。增設管網噪聲監測設備、相關儀等新興產品,結合傳統測漏技術,大幅提升供水管線測漏的準確度和有效性。目前,通過高效、精準的監測和管控用水情況,極大地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和流失,降低了用水成本,提高了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實現了水資源的精細化管理。
02
科學優化調度方案,實時監測用水安全
智慧水務軟件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結合水務數據大屏分析,用智能化的監測管理手段,實時掌握各水廠供水量、重點區域管網流量、壓力情況、水質點采樣情況,可以及時發現異常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實時監測,實現了供水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為管網規劃和水資源調度方案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真真切切地實現了控制智能化、管理精細化、決策智慧化、漏控科學化。
隨著智慧水務平臺項目的運行和逐步完善,邢臺水業集團建立了漏損控制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制定了各類規范管理制度,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已通過系統分析累計發現漏點十余個,實現漏損精準控制。力爭到2027年將產銷差率下降五個百分點,并長期保持,逐步建成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全鏈條、全要素的供水安全風險監測能力的系統管理平臺,從而形成更加科學完善的智慧水務建設體系。
下一步,邢臺水業集團智慧水務辦公室將進一步完善基礎數據,保證安全供水,長效控制漏損,為實現智慧水務建設公開化、信息化、智能化、科學化,水務業務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貢獻數字力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