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水與污水處理條例》于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于2024年9月28日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適用于河南省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規劃、建設、管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使用、運營、維護與保護,以及城鎮內澇防治等活動。
河南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管理,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國務院《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規劃、建設、管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使用、運營、維護與保護,以及城鎮內澇防治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未作規定的,適用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應當遵循尊重自然、統籌規劃,配套建設、建管并重,保障安全、綜合利用,綠色智慧、系統循環的原則,提升城鎮內澇防治能力,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和污泥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排水和污水處理工作的領導,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解決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省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可以依法采取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
鼓勵、支持開展排水和污水處理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促進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提高城鎮排水和污水處理能力。
對促進排水與污水處理事業發展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排水與污水處理知識宣傳與普及,提高全社會科學、安全排水與污水處理意識。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和保護公共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權利和義務,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對檢舉控告內容核查處理。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八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水污染防治規劃和防洪規劃、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編制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并與城鎮開發建設、道路、綠地、海綿城市、水系、地下綜合管廊等專項規劃相銜接。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應當綜合考慮當地自然生態系統、氣候降水特征、人口和產業發展趨勢、排水與污水處理能力和設施連通需求以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其主要內容納入本級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備案。
省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制定規劃編制導則,指導全省做好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編制。
經批準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原批準程序報請批準。
第九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規劃范圍;
(二)排水與污水處理目標與標準;
(三)排水量與排水模式;
(四)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
(五)污泥處理處置要求;
(六)雨水源頭減排、調蓄、防倒灌裝置、排澇泵站、行泄通道、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等內澇防治設施或者措施;
(七)容易積水的城市隧道、地下空間等場所的人員疏散和逃生通道;
(八)城鎮排水設施和污水、污泥處理設施的規模、布局、建設時序、建設用地、建設標準以及保障措施等;
(九)其他需要納入規劃的內容。
易發生內澇的城鎮,還應當按照安全、系統、高效、生態的原則編制城鎮內澇防治專項規劃,并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
第十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組織編制年度建設改造計劃,建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統籌安排管網、提升泵站、污水處理廠以及污泥處理處置、再生水利用、雨水調蓄和排放、防倒灌裝置、排澇泵站、行泄通道等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
城鎮新區的開發和建設,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確定的建設時序,優先安排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城市更新涉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應當同步實施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改造,需要加裝防倒灌裝置的,應當同步改造加裝;未建或者已建但未達到國家和本省有關標準的,應當按照年度改造計劃進行改造,提高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能力和安全運行水平。
第十一條 城鎮新區建設應當實行雨水、污水分流。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不得相互混接。
雨水、污水合流地區,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要求,進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難以改造的,開展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在舊城區改建和道路建設時,應當統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