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跨省傾倒5萬余噸工業污泥!這背后存在哪些問題?

時間:2024-09-11 09:29

來源:重慶日報、中國固廢網

評論(

近期,一起跨省傾倒工業污泥案引發行業關注。2023年6月,經市檢察院一分院提起公訴,重慶市第一中級法院一審判決,以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傾倒污泥的公司罰金人民幣100萬元,龍濤海等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9個月至4年6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中國固廢網發現,此類的事件層出不窮……

2024年8月,《重慶日報》報道了一起跨省傾倒工業污泥案,引發了廣泛關注。合川區地處川渝交界處,可從2021年6月起,居住在合川小安溪附近的群眾經常看到卡車拉來一車車的“黃泥巴”,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01 跨省傾倒萬余噸工業固廢,相關人員入獄

據公安機關調查,原來,四川一生產電池材料的企業電極公司每月都會產生出近8000噸名為“壓濾污泥”的固體廢物。

依據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的批復規定,“壓濾污泥”屬于一般固體廢物,需委托給有處置、綜合利用資質的公司進行處置。

然而,為節約廢物處置成本,2021年4月起,該公司以每噸170元的價格將“壓濾污泥”交由四川省德陽市山間公司處理。山間公司實際控制人楊大山又以每噸140元的價格“外包”給重慶人龍濤海。龍濤海則以更低廉的價格委托給重慶合川當地的三名渣土販子鄧凱、李強、夏昆處理。

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龍濤海安排鄧凱等人先后非法運輸5萬余噸“壓濾污泥”至合川區,并在小安溪河邊、耕地旁等5處地點傾倒。

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結果表明,涉案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均受到嚴重污染。因固廢跨川渝兩地,數量巨大,該案隨即由最高檢、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

2023年6月,經市檢察院一分院提起公訴,重慶市第一中級法院一審判決,以污染環境罪分別判處山間公司罰金人民幣100萬元,龍濤海等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9個月至4年6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02 跨地區傾倒固廢現象屢見不鮮

日前,央視新聞河北石家莊調查發現,有不法商家為了追求高利潤,在有機肥中摻入劣質原材料,甚至聲稱用土就能制作出符合標準的有機肥。更有甚者,不惜鋌而走險使用危險廢物污泥來制作有機肥,給生態環境安全和糧食安全埋下隱患。

工業生產過程中難免產生廢水、廢棄物,隨著環保督察的力度不斷加大,工業企業面臨的環保方面的壓力也在不斷升級。對工業固廢進行妥當處置,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偷偷地傾倒、掩埋,對技術幾乎沒有要求,可以將成本降至最低。不少工業企業為“省下”這筆處理費,選擇非法傾倒工業廢水、廢棄物。

更有甚者,抱有僥幸心理,選擇跨省傾倒,仿佛不污染本地,跨省追究起來費時費力,相關機構就無法追究其責任。

近年來,這樣的案件屢見不鮮。據《法治日報》報道,督察組通報的典型案例顯示,比如,2021年以來,江蘇蘇州、南通查處多起非法傾倒案件,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上海;浙江僅杭州查處的非法傾倒案件就達1199起,傾倒去向包括省外和省內其他地區。

今年5月,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人民檢察院成功辦理“301”跨省傾倒危險廢物案,協助生態環境部門索賠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1337萬余元,運用“技改抵扣”替代性公益修復。

今年初,江蘇衛視報道,南通市通州區群眾舉報,有人非法從外省市轉移渣土,并隨意傾倒在當地的荒地里,這些渣土除了夾雜建筑垃圾,還有的渣土來源不明,含有工業垃圾。

在公安等部門的配合下,僅當地金新街道已經查處30余起非法運輸渣土行為,其中一起涉嫌刑事犯罪,嫌疑人已經被移送司法機關進行處理,非法傾倒的渣土也由街道先行墊付40余萬元,進行環境污染評估和垃圾代清理。

再有2022年,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督辦的“昆侖2021”專項行動特大污染環境案件,依法判處被告人黃某、羅某、陳某、廖某六年四個月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20萬元至15萬元不等的罰金,同時追繳違法所得共計157萬余元。

2019年至2020年12月期間,被告人黃某為牟取暴利,在無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情況下,從浙江、江西等地,或者從被告人陳某、廖某等人處接收鋁灰。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間,被告人黃某在被告人羅某的幫助下,將接收的7700余噸鋁灰,及將原傾倒在三明市泰寧縣后運輸到沙縣的4000余噸鋁灰,傾倒至沙縣多處偏僻地點。

江蘇省也曾出現此類案例。2020年,宜興一條河道沿岸,突然出現一堆“綠泥”,一堆“黃泥”,經查,這竟然是跨市傾倒的6000余噸毒害廢物。原來,2020年11月,陳某豪承接一批被非法填埋的廢水處理污泥(呈藍綠色,以下簡稱“綠泥”)的處置業務,他為非法牟利,將4700余噸“綠泥”交由陳某才、張某征非法處理,跨市運至江蘇省宜興市,露天堆放在河道沿岸。

2021年1月,江蘇省泰州市科某水處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范某勤,明知科某公司處置重金屬鉻后產生的尾渣屬危險廢物(具致癌性,呈黃褐色,以下簡稱“黃泥”),卻安排人員出具虛假檢測結果,并將1920噸“黃泥”以一般固廢的名義交給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吳某平等人,也露天堆放在“綠泥”旁。

經江蘇省宜興市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9人因污染環境罪被判刑,并共同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用1770余萬元。

03 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打擊跨省傾倒固廢案件

生態環境保護跨地區、跨部門協同是一個難點。據重慶市檢察院數據顯示,川渝跨省移送案件線索中,生態環境領域占比超六成。跨區域生態環境領域案件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

為此,不少地方政府探索建立跨區域生態案件協作機制。

如重慶市檢察院聯合四川省檢察院出臺《關于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跨省際區劃協作辦法(試行)》,統一跨省市公益訴訟案件管轄工作共識。市檢察院聯合市河長辦出臺全面協作意見,將服務川渝雙城經濟圈生態共建環境共保作為協作主要任務。重慶出臺工作要點,明確落實落細川渝檢察協作機制,抓好長江、嘉陵江等重要跨界河流保護監督。

12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