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強化政策激勵。優化生態文明建設領域財政資源配置,實施并重點支持減污降碳協同、環境品質提升、生態保護修復、現代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落實節能環保稅收優惠政策。研究完善綠色低碳的資源能源價格機制。加快建設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研究建立“創綠”指數,實施綠色企業和項目績效評價、綠色診斷。加強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體系建設。
23.加強科技支撐。加大美麗北京建設科技創新投入,構建多主體融合、多渠道匯集的科技創新格局。開展新能源開發與利用、儲能等重點領域研發攻關,強化新污染物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推廣。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
24.加快數字賦能。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應用,加強數據資源集成共享和綜合利用。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提升溫室氣體、新污染物等監測能力。加快形成智慧執法體系,推行非現場執法。
九、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5.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市負總責、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強化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各區、各部門要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區、各有關部門推進美麗北京建設年度工作情況,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
26.開展考核評估。開展美麗北京監測評價和建設進程評估。按照中央部署,適時將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過渡到美麗北京建設成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按照規定將在美麗北京建設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納入現有表彰體系予以表彰。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