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規模增長時代,我國環境產業逐步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提質增效成為頭部企業的發展選擇。
作為世界一流的膜技術企業之一,碧水源堅定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兩條主線,憑借集膜材料研發、膜裝備制造、膜工藝應用于一體和數字化水務運營兩大優勢,已發展為中國環保行業、水務行業標桿企業、全球領先的膜裝備生產制造商和供應商之一。
在戰略引領之下,碧水源釋放發展新動能,交出一份優秀的高質量答卷。2023年前三季度,碧水源實現歸母凈利潤3.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30.54%,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1.2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43.41%,經營質效持續提升。
戰略引領,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碧水源緊緊抓住生態文明建設機遇,深耕污水處理與資源化、高品質飲用水、海水淡化等傳統業務領域,鞏固行業地位,并持續開拓鹽湖提鋰、工業廢水零排放等新賽道,實現海外市場“多點開花”。
膜技術龍頭再鞏固
“膜”技術是碧水源的“看家本領”,碧水源自創立以來,始終堅定服務國家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堅持以自主研發的膜技術解決中國“水臟、水少、飲水不安全”問題,持續為城鄉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2023年,碧水源持續提升打造以膜技術為引領的世界一流水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膜技術龍頭地位再鞏固。
其中,碧水源海水淡化膜的持續創新在國產膜攻關大潮中脫穎而出,實現了國產膜與國際水平的接軌。碧水源旗下的北京碧水源分離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水源分離膜”)成功中標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院納濾膜購置項目,將提供碧水源自主研發的納濾膜共計4000支,為海上油氣資源的穩產增產提供技術及裝備保障。
繼2022年首批碧水源自主研制的海水淡化反滲透膜在該項目投入使用并驗證了性能堪比進口產品后,碧水源分離膜2023年再次中標舟山六橫海水淡化廠換膜項目。雙方的再次攜手合作,將對我國沿海缺水城市生產“生命之水”的能源成本控制起到示范性作用。
2023年,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2年版)》,由碧水源自主研發的“超低壓選擇性納濾(DF)膜”技術成功入選“關鍵材料”領域推薦目錄。該技術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城鎮高品質供水、工業水處理和民用凈水項目中。
2023年7月,由碧水源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納濾飲用水處理工藝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項目成果獲得與會專家一致好評。碧水源飲用水納濾膜處理工藝技術突破工藝難點并在西安灣子水廠形成示范應用,為國產納濾膜性能的進一步提升,保障居民安全健康飲水,構建我國優質飲用水系統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技術產品化是碧水源科技創新的重要體現,形成了超微濾膜產品、納濾產品、反滲透膜產品、工業零排放膜產品、一體化產品五大產品體系。經過20多年的水處理項目經驗和膜技術創新升級,碧水源推出一款徹底顛覆傳統工程化建設模式的裝配式水廠產品——“水膜方”。該產品基于碧水源高效低耗膜分離系統,可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的最大化,是打開裝配式水廠市場的新產品。
為了進一步夯實公司的“膜”法實力,碧水源持續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3年4月,中交集團城鄉水環境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研發中心)碧水源分中心揭牌。碧水源分中心定位于用“膜法”解決我國戰略需求的污水資源化、海水淡化、高品質飲用水領域的關鍵技術問題,支撐研發中心建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水環境領域創新平臺,未來將勇擔支撐國家戰略需求和做強做優做大集團水務板塊的責任和使命。
“膜”法之路接下來該怎么走?碧水源表示,下一步將瞄準振動MBR技術研發與應用、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的膜污染預測與優化、高品質反滲透膜開發、高性能納濾膜開發、超微濾膜綠色生產研究、戰略新興產業方向的膜與新材料研究等重點研發領域,以市場為中心,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并形成產值,推動“膜”技術革命性創新。
制勝新賽道
在保持污水資源化、海水淡化、高品質飲用水等領域技術優勢的同時,碧水源在工業膜應用與零排、鹽湖提鋰等領域均取得突破性成績,同時繼續尋找電力、鋼鐵、化工等新領域的合作機會,全力開拓新賽道。據了解,僅2023年上半年,碧水源工業膜銷售合同額比同期增長近4倍,鹽湖提鋰業務增長1.8倍。
新能源領域,碧水源的鹽湖提鋰鈦系吸附劑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連續中標紫金礦業西藏鹽湖項目、青海五礦鹽湖提鋰換膜及青海柴達木鹽化工等項目,合計中標金額達2億元以上。在光伏、生物熱電行業中標光大環保、晶科能源、隆基綠能等新能源企業的多個換膜項目,對膜產品在新領域的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電力鋼鐵領域,碧水源抗污染反滲透膜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國家電投、華能、華潤電力等電力龍頭企業, 建立了堅實的電力市場發展基礎與業績口碑。碧水源連續中標攀鋼某水處理項目、本鋼某反滲透膜采購項目、河南某鋼鐵反滲透膜更換項目等多項大型鋼鐵廠水處理項目,打破了膜產品長期被進口品牌所壟斷的局面。
石油煤化工領域,2023年碧水源完成了高效分鹽膜GT、GH開發,解決了高端納濾膜長期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超濾膜、分鹽納濾膜在實現工業廢水零排上再次“開花結果”,先后中標中海油、中石油、中稀集團、內蒙古某生化公司等多個石油化工廢水處理項目,并在生物行業實現耐溶劑納濾膜對有機廢水的應用處理。此外,碧水源中標的內蒙古某煤制烯烴污水處理項目,日處理量11萬m3/d,超濾膜用膜量超21萬㎡,是國產膜首次在煤化工領域規模化的應用。
工業園區污水回用領域,碧水源目前在青海、寧夏、內蒙古區域市場應用均取得了可喜成果。寧夏南湖某項目優化提升礦井疏干水回用率,解決了南湖水質高硬度、高礦化度、低堿度等問題,為園區工廠的持續穩定生產用水提供了保障。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