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特色亮點
一是在治理模式方面。重慶市農村采取聚居點就近建設相應規模處理設施的模式,能有效解決丘陵山地區域管網收集難度大、管網建設投資過大、集中設施運行成本高、維護管理難等問題。二是在處理效果方面。對于水環境要求高區域,采用A2/O活性污泥法。雖然運維成本相對較高,但是有機物和氮磷去除率較高,能夠滿足更高的出水水質要求。對于非沿河的村民聚居點,采取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的“淋濾塔+生物濾床”生物膜法為主的處理工藝,具有建設成本合理、運行成本低、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維護方便等特點,更適用于西部山地丘陵區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三是在運行維護方面。委托專業平臺公司進行建設管護,采取“EPC+O”模式(設計、采購、施工、運營),將建設和運行捆綁,實施整體打包管理,能有效解決設施后期“建而不用、用而不維”等問題,加之配套的考核制度,能有效促進設施發揮相應環境效益。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