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保行業既面臨著長久以來的積弊——以工程成本衡量環保項目價值,導致利潤旁落至工程公司,又面臨著高質量發展的挑戰,需要提質增效。新舊矛盾壓在環保行業的上空,產品化成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逐漸為行業所關注。
在“2023(第十五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鵬凱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凱環境”)董事長、總經理王國彬分享了鵬凱環境在產品化與低碳型裝配式污水廠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鵬凱環境董事長、總經理 王國彬
01充滿理想與憧憬的偉大行業,如何迎來匹配的價值
王國彬表示,環保行業以守護綠水青山為使命,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主力軍,能夠從事這一行業感到非常榮幸,同時也對行業的未來發展非常憧憬。
但是,從業以來,一些現實卻不得不面對。環保行業利潤較低,收入也隨之較低。因為環保行業習慣將工程等同于環保項目,以成本為導向,以工程成本來衡量價值,從而忽略了工藝的價值。然而實際上,環保項目的根本目標是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是以結果為導向的,真正的核心在于技術工藝,最大的價值應該是技術工藝的價值。環保行業的技術價值無法體現,壓縮了環保企業的利潤空間,這樣的錯位極大地抑制了環保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
王國彬解釋,這個道理就像去醫院看病,重病需要支付很高的醫療費,但實際上醫藥、器材成本本身成本并不高,醫生開具的治療方案才占據醫療費大頭,也是價值所在,所以整體治療費用才會較高。
面對這一現狀,鵬凱環境開始探索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提升產品價值的可能。為此,鵬凱環境打造了一條“工程設備化、設備標準化、運維智能化” 的道路,推出“裝配式污水廠”,將污水廠變身為“產品”,驅動技術產品化,推動產品工業化轉型升級。
鵬凱環境1萬噸/日污水處理廠建造過程
鵬凱環境負責建設運營的肇慶四會市碧海灣裝配式污水處理廠項目,處理規模為1萬噸/日。
這一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鵬凱環境主要面臨三個難題:
一、鄰避問題。項目與當地居民區僅一墻之隔,對建設模式、噪音、氣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建設用地面積小,僅提供約2000平方米的建設用地;
三、工期短,政府給出了4個月的工期。
王國彬坦言,鵬凱環境在建設之初面臨很大挑戰,為解決上述難題,采用了裝配式建設方案以及“鵬凱圓”創新技術,在工廠預制好所有組件,運送到項目場地進行組建,最終歷時三個月建成了這座污水廠,并克服了氣味、噪音等鄰避問題,得到了政府和當地市民的認可。
鵬凱圓——低碳型裝配式污水廠
鵬凱環境的裝配式污水廠采用了來自鵬凱環境的核心技術裝備——“鵬凱圓”。據王國彬介紹,“鵬凱圓”內核在于DIAB 高效氣升環流式脫氮生物反應器,開啟了工廠化預制污水處理系統的新模式,2019年鵬凱圓DIAB工藝技術被專家組鑒定為“國際領先”,并榮獲2021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入選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2023年國家科技部《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2021年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節能技術、設備(產品)推薦目錄》、《全國副省級城市2022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優秀環保項目案例集》等。
“鵬凱圓”與常規污水廠相比,可以用“2345”四個數字來總結其優勢和創新性:項目成本縮減,投資減少20%;0.2㎡的噸水占地面積,約為常規污水廠占地的1/3;3-4個月可建成一座污水廠,建設時間僅為常規污水廠的1/4;減少運營過程中的電耗、藥耗和污泥產量,能耗降低1/5;采用智能云平臺,可減少對專業技術人員的依賴,降低運維難度及成本。
02“鵬凱圓”的五大核心技術
論壇現場,王國彬透露了起名“鵬凱圓”的初心——“鵬凱圓”技術工藝有著集成度高的特點,過去很多人把這一類設備叫做一體化設備,但通常一體化設備對應著低端的應用場景。鵬凱環境不希望行業從業者與客戶形成“一體化設備=低端應用場景”的固定思維,于是稱呼這種工藝為裝配式污水廠,并為其核心工藝起名“鵬凱圓”。
王國彬介紹了“鵬凱圓”一部分核心技術優勢:
1、鵬凱環境將氧化溝工藝融入鵬凱圓外圈,結合精準分段曝氣技術,實現AO工藝段柔性控制,以適應不同水質。之前的“鵬凱圓”采用同心圓結構,升級后的“鵬凱圓”采用外圓內方的銅錢結構,全系統通過水利模型實現無死角運行,除曝氣外,無其它動力設備,真正做到全過程零碳化;添加MBBR填料,采用生物膜工藝,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
2、同時,沉淀區與好氧區的疊加使鵬凱圓占地面積大幅減少;通過核心產品好氧三相分離器實現氣、水、泥的分離,并將好氧區的曝氣尾氣收集,作為氣提動力,實現混合液的回流,可大幅減少能耗。沉淀污泥直接通過重力回流至好氧區,防止傳統沉淀池池底污泥反硝化造成的翻泥現象。通過好氧三相分離器的配水,使沉淀區形成層流,大幅提高沉淀效率。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