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信環境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孫磊一行到訪涼山州美姑縣,向美姑縣委、縣政府及縣教體科局正式交付7個捐建項目。自2019年至今,中信環境共投入540萬元,在美姑縣捐建6座鄉村幼教點及1座中央廚房,直接服務師生超1800人,惠及群眾過萬人。美姑縣委書記陳翔,涼山州教育和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蘇解放,美姑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學武等參加交付活動。
▲交付活動現場合影
中信環境及下屬子公司自2016年以來廣泛參與涼山州脫貧攻堅及美麗鄉村建設,建設成果涵蓋人居環境提升、生態環境修復、環保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通過涼山州教育基金會直接捐贈1800余萬元的善款,用于開展教育幫扶事業。其中,中信環境在美姑共建設了50個居民安置點;改善提升通鄉公路5條,通村硬化公路10條,積極推動“一村一幼”及“中央廚房”項目,用愛心援助推動美姑教育事業發展,用實際行動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弘揚品牌文化。
活動當天,中信環境一行首先來到6座捐建鄉村幼教點之一的覺洛鄉地莫村幼教點,參觀教室、戶外游戲場地等設施,為孩子們送上學習用品,慰問幼教點的兩位輔導員吉克吉普和吉克石里,兩位輔導員向大家匯報幼教點日常教學情況。據她們介紹,在中信環境捐建地莫村幼教點校舍前,孩子們只能擠在村委會的一個小房間里上課,缺乏基本的課外活動場地,中信環境為孩子們修建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配置了必要的教學物資,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村口的幼兒園成為了孩子開心、家長放心的地方。
地莫村幼教點位于大山深處,村莊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上山的道路蜿蜒崎嶇,陡峭難行,附近的中央廚房無法配送熱餐,50多名師生只能用面包和牛奶做午餐。中信環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對捐建項目展開回訪,為幼教點配置了冰柜、電飯鍋、電磁爐等廚房設備,方便幼教點加熱餐食,為孩子們改善伙食、增加營養。中信環境一行來到時,孩子們正在享用熱騰騰的包子,看到這一幕,在場眾人不禁露出笑容。
地莫村幼教點輔導員吉克吉普今年29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地莫村土生土長的她選擇回到家鄉投身學前教育一線,每次上班她都要背著自己的小兒子,走上四五十分鐘的山路。吉普老師的經歷,是美姑縣乃至涼山州教育教學困境的縮影,中信環境一行紛紛表示,像吉普老師這樣愛心盡職的教師隊伍才是貧困地區辦好教育的基石。
地莫村幼教點的孩子們還為來訪的叔叔阿姨表演了精彩的節目,贏得陣陣掌聲,小手牽大手,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代表們與地莫村幼教點師生合影
▲為孩子們送上學習用品
▲孩子們表演節目
▲位于海拔2000多米山上的地莫村幼教點
隨后,中信環境一行前往候播乃拖鎮中心校,向美姑縣交付捐建項目,美姑縣委書記陳翔全程參與活動。活動由美姑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周學武主持。
周學武對中信環境一行的到來表達熱烈的歡迎,詳細介紹美姑縣近年來在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向以中信環境為代表的愛心企業、惠民企業對美姑教育事業的傾心關愛、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美姑將進一步把中信環境的關心關愛轉化為接續奮斗、奮勇前行的強大動力,認真抓好捐建、捐贈的后續相關工作,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縣人民。
孫磊在講話中贊揚涼山州和美姑縣各級黨政機關在脫貧攻堅、建設美麗家園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涼山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地方,中信環境恪守中信集團“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是支援美姑的萬千隊伍之一,有幸成為美姑縣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親歷者和參與者,用愛心和奉獻與美姑縣一同書寫了友誼華章。
候播乃拖鎮中心校校長吉則拉曲、覺洛鄉中心校校長劉苦惹克代表受捐助學校,感謝中信環境對他們的幫助,并表示將繼續扎根一線教育,幫助更多的孩子學有所成、逐夢未來,不辜負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愛。
蘇解放為活動作總結發言,他對中信環境近年來為助力涼山州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的多項舉措表示感謝,贊揚中信環境樂于奉獻、勇于擔當的社會責任感。他希望中信環境在將來與涼山州、美姑縣繼續攜手,創造更多的新成績、開創更多的新可能。
隨后,中信環境代表向美姑縣教育體育和科技局移交象征候播乃拖鎮中心校中央廚房等7個捐建項目、20萬元助學獎學金、價值20萬元中信出版少兒圖書的捐贈牌,交付活動圓滿完成。
活動結束后,參與活動的代表們又來到改造后的候播乃拖鎮中心校中央廚房,廚房里熱火朝天、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為孩子們準備晚飯。吉則拉曲詳細介紹中央廚房的日常運營、物資補給、送餐路線等相關情況。
▲中信環境向美姑縣教體科局交付捐贈項目
▲活動代表了解中央廚房送餐情況
中信環境技術副總裁吳曉東、涼山州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杜涼山,中信環境、涼山州教體局、美姑縣教體科局、候播乃拖鎮黨委、受助學校有關人員參加了本次活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