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發言視頻
飲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條底線。要加強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的全過程管理,確保所有城鄉居民喝上清潔安全的水。這就離不開健全的供水運營風險管理體系。
9月13日,在2023(第八屆)供水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運營服務中心副總經理李志濤以“知微見著 防蔭杜漸 北控水務供水運營風險管理體系”為主題,分享了北控水務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李志濤
風險管理需求
2022年國家三部委《關于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印發,著力強調“推動城市供水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強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然而,多變的自然與社會環境、城市發展與人民生活新需求、各類突發事件都為供水運營帶來不同風險和挑戰。尤其對于北控水務集團這樣大體量的公司,怎樣提供優質的供水產品和服務,讓老百姓真正感到滿意,顯得尤為重要。
國內供水方面,北控水務集團的供水運營規模為1068萬噸/日,有65家運營公司,100座水廠,分布在18個省,管網長度達2.8萬公里以上,服務人口達2500萬以上。集團供水項目的特點主要呈現出以下特征:業態多樣、地域分散、整體規模較大但單體規模偏小、風險復雜多樣。這些特點給北控水務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因此,供水業務的風險管理需求是很強烈的,要達到高品質的水質、高效率的輸配、高水平的服務,才能全面保障供水安全。這就需要企業建立全周期的風險管理能力,通過風險快速識別、風險消除工具、多級風險管理,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風險管理體系
(一)風險識別
李志濤介紹了北控水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思路。首先是識別環節,對于單項風險,建立了評分方法:單項風險評分(R) =風險發生可能性評分(L) ×風險影響程度評分(S)。計算出的得分對應風險評分矩陣,最終分為ABCD四級。
北控水務集團建立了風險庫,有72個子項,總共有500多項風險,并且不斷更新完善。項目公司拿著集團的風險庫對照,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識別和評分,即可明確風險類別:
一是安全風險。這是底線,比如有限空間作業不規范,職業健康風險識別和保護未開展等。
二是經營風險。例如項目建設規模遠大于實際需求,供水量遠低于保底水量;收取水費支付形式約定不清影響回款等;嚴重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是合規性風險。這也是不允許觸碰的,比如未取得建設規劃用地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相關文件;特許經營規范性問題等。
四是運行風險。從供水來講就是產供銷服務四個方面的運轉是否穩定可靠。
五是管理風險。北控水務的項目大多是合資公司,那么公司治理結構是不是能夠確保公司高效有序地進行經營和管理,核心管理人員是否到位,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否有效建立和執行,都需要密切關注。
同時,也會按照風險產生的階段(投資、設計、建設、運營),對風險進行準確溯源。
前面講到的ABCD是單項風險,對于項目公司來說,項目風險總分是各單項風險評分之和,根據項目業態和風險總分確定項目風險評級,分為高風險項目/中風險項目/低風險項目三級。李志濤進一步闡釋,假設一個項目公司有A級風險,但它不一定是個高風險項目;有一些項目公司可能沒有A級風險,但問題很多,加起來也會讓這個項目公司變成高風險項目。
(二)風險控制與消除
在風險控制與消除環節,北控水務主要通過星級管理體系、標準化運營和技術方案來達成目標。星級管理體系將風險標準和管理模式相統一,建立風險管理能力“識別-治理-凝練-輸出-反饋-優化-提升”的良性循環,盡可能地消除風險項目。標準化運營就是在目標明確的基礎上,給予項目公司專業化、精細化運營管理標準,指導項目公司分析、診斷、優化,規范項目公司風險消除管理動作。運營技術方案則以解決運營痛點為導向,凝聚核心運營技術能力,通過案例庫對標、共享解決經驗,提升整體技術實力。
(三)多級風險管理
北控水務建立了多級、閉環、全周期的風險運營管控模式,結合管控機制和各個層級的運營風險項目庫開展具體的管理工作,對于不同的風險評級都有專人跟蹤督辦,層層壓實責任,限時辦結。集團和大區也會提供相應的資源和支持。在集團層面重點關注A級風險和高風險項目。
風險管理案例
(一)合規性風險管理案例
在中部某項目,水資源緊張一直是近年來的突出問題。在2017年水資源“費改稅”政策出臺后,水資源政策驟然收緊。隨著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取水量已遠超過核定許可量。如不及時解決取水許可問題,項目將存在重大合規性風險。2020年前后,風險管理機制識別到此風險,集團、大區聯合專家資源支持,協同項目公司通過水資源論證,最終獲得了取水許可增量批復。很快,取水量繼續上升,再次面臨同樣的問題,而此時這條江的取水許可容量已經達到上限,必須找到新的解決路徑。2022年,通過主管部門的支持、政策的探索、機制的創新,達成省內首起水權交易,獲取水量800萬噸/年,消除取水合規性風險。
(二)水質風險管理案例
在水質風險識別管控上,針對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類水源,北控水務構建了區域水源管理、原水水質預警機制、原水水質調控技術三套方案,以及從“源頭”到“龍頭”的全流程水質風險管理體系。集團出指引和標準,項目端負責建立規程和預案。此外,水質長期風險識別,也納入了項目公司的星級管理評分。對于特定的水質風險,都能及時給出“快準久”的多維立體解決方案。李志濤舉例,在一個南水北調受水區的自來水廠發現鋁離子濃度接近標準上限的問題,南水北調水pH偏高,傳統方法可能是投加鐵鹽或者加稀硫酸,北控水控當時進行了多種方案比選,最終采取投加二氧化碳的做法,成本低、效果好、沒有副產物,保障原水安全的同時也沒有給環境帶來額外的負擔。之后也推廣到河北的9個制水廠開展應用。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