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延安市姚店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PPP項目
推薦單位: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
項目概況
延安市姚店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PPP項目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姚店鎮康家溝村,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合作期30年,是黃河流域延河生態保護關鍵性節點項目。本項目廠區占地面積約65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2.5萬m3/d污水處理系統、5萬m3/d的水質提標系統(含一期尾水提標)、配套5.298km再生水管網和38.42km污水收集管網,項目總投資概算約6.06億元。
本項目于2021年3月開工建設,當年12月通水調試;2022年3月商業運行,7月竣工驗收。設計處理工藝為A2/O+好氧生物濾池+超濾,設計出水水質執行《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8)A標準。
示范意義
本項目為“央企入延”重要合作項目,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服務革命老區,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雙碳”國家大戰略的重要舉措。中環水務和下屬延安公司傳承紅色基因,大力弘揚“延安精神”與“南泥灣精神”,砥礪奮斗,勇毅前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項目高質量發展。
在項目前期,精準投資測算,持續改善項目邊界條件,筑牢發展根基。在建設期,持續優化設計和設備選型,精心組織實施,高標準提前完成項目建設,不僅質量優、進度快、投資省,而且零事故、零超標、零輿情,分別榮獲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和省、市兩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榮譽稱號;同時,以本項目為載體,成功申請到中央預算內補貼資金2390萬元。在運營期,精益管理,精準調控,精心調度,即便在水溫低于8℃時也能確保高負荷穩定生產與達標排放,并展現出較好的盈利態勢,項目各項功能達到甚至優于設計標準,收益水平優于預期。
本項目建成投運后,不僅極大緩解了延安市主城區和沿途各鄉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不足壓力,而且持續改善延河水環境、水生態質量,鞏固和提升了延安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提高了全市再生水利用率,對構建環境友好型及資源節約型城市具有重要意義,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成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共贏的項目典范。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本項目生產穩定,排放達標,即便在最低水溫6℃、平均水溫8℃度的冬季,也能夠持續高負荷穩定運行,出水水質優于設計排放暨政府購買服務標準。本項目尾水經水質提標后,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行條件下,實際出水水質除總氮外均優于四類水標準,甚至能夠達到三類水標準,對延河生態補水,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社會效益
項目建成投運后,突破了延安市污水收集處理瓶頸,成功助力延安市打贏了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鞏固延河國控斷面水質和延安市水污染防治成果,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穩定和提高延安市在全國地級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2020年助力成功退出后30名,2022年退出后50位,得到了延安市委、市政府以及延河兩岸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3)生態效益
本項目配套建設再生水回用泵站和輸水管網,日供水能力超過4萬噸,可用于工業循環冷卻、油井注水及市政雜用等,對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節約延安市寶貴的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并助力延安市成功申報節水型城市。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A2/O+高效澄清+好氧濾池+超濾
(2)工藝/裝備原理
A2/O生物池采用多點進水、多點回流的形式,增加了工藝調控的靈活性,并可有效降低碳源等藥劑消耗。生物池增加了缺氧區和總的水力停留時間,更加適應當地冬季水溫低、總氮高的水質特點,保障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濾池采用緊湊型好氧生物濾池,包括藥劑投加系統、預曝氣區、反洗系統、好氧生物反應和過濾系統,進一步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和懸浮物,保障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在水溫偏低的冬季效果更加顯著。超濾通過加壓膜分離技術,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水質得到進一步凈化和提升,滿足再生水回用要求。
(3)工藝/裝備特點
好氧生物濾池采用蘇伊士專利技術,具有占地省、負荷高、耐沖擊、自動化程度高、運行成本低等特點。超濾膜系統采用旭化成PVDF中空纖維膜,采用外壓式設計,進水從膜絲的外部透過膜表面進入到膜絲內部,生成過濾后的產水,大分子的雜物或溶劑等被截留在膜絲外,膜系統具有透水量高、使用壽命長、分離效率高、適用高濁度原水等優點。
(4)應用工業領域
再生水主要潛在用戶為大唐延安熱電廠和高新區工業企業,主要用于循環冷卻、綠化澆灌等。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