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洋里污水處理廠
推薦單位:福建海峽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
項目概況
洋里污水處理廠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城鎮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規模為60萬噸/日,項目總投資約20億,分四期建設,采用多種處理工藝,于2018年完成提標改造后,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其中:一期處理規模15萬噸/日,采用A-C(卡魯塞爾氧化溝)工藝;二期處理規模15萬噸/日,采用A2O+MBR工藝;三期處理規模10萬噸/日,采用A2O+反硝化深床濾池工藝;四期處理規模20萬噸/日,采用A2O+MBR工藝,各期出水經紫外線消毒后混合排入光明港。
示范意義
洋里污水處理廠作為福建省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已連續穩定運行20年,為福州市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后榮膺:“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業企事業‘一先兩優’先進企業”、“2007年福建省污水處理先進運行單位”、“全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先進企業”、 “福州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先進單位”、“福州市環境管理友好單位”、“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先進集體”、“福州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先進企業”、“十一五期間全國減排先進集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績效考核優秀達標單位”、“福建省城市建設排水和污水處理分會2011-2014年度先進單位”、“福建省“十二五”排水和污水處理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等多項榮譽。同時洋里污水處理廠也是福州市重要的環保宣傳教育基地之一,為中小學校提供環保教育宣傳服務,因其工藝的多樣性,更是成為國內諸多高校和福建省污水處理工培訓的教學實訓基地。
2018年,洋里污水廠被列為全國首批向公眾開放的環保設施,為更好地向社會宣傳環保理念,公司傾力打造融觀賞性、科普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工業旅游和環保研學基地。根據洋里污水處理中心的產業布局,提煉出污水處理回用和固廢循環利用兩大環保主題,邀請國內知名團隊,專門設計建設了觀光服務中心、企業文化主題館、和環保科教館等多個主題場館;并在此基礎上,開發系列文創產品和以污水處理、循環利用為主題的環保課程,常年接待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觀,講好海環故事,傳播生態文明理念。作為福建省優秀的環境保護示范單位和福州市環保研學旅游基地,洋里污水處理廠被福州市政府列為日本長崎市友好訪問團交流點、省環保廳對外技術交流點,每年接待各種參觀、交流約2000人次。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本項目實施后,出水水質均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2)社會效益
洋里污水處理中心是福州市重要的環保宣傳教育基地之一,為多家高校和污水處理工提供教學實訓服務,并常年接待政府、行業、市民和新聞媒體等各界人士的參觀。洋里中心于2017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向公眾開放的環保設施,2019年被評為福州市“環保旅游研學基地”, 每年接待社會各界人士一千多人次。作為福建省優秀的污水處理單位,洋里污水處理中心被市政府列為日本長崎市友好訪問團交流點、省環保廳對外技術交流點。
(3)生態效益
廠區預處理、生化池、膜處理車間等處理設施均進行加蓋密閉并對惡臭氣體進行收集和生物除臭,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同時在密封加蓋的生化池上打造立體式綠化,廠區空地和道路兩側各種花草樹木齊聚一堂,紅磚外墻的構筑物與草木相映成輝,洋里溪像一條綠絲帶從廠區貫穿而過,污水處理廠儼然成了一個生態花園。洋里四期項目排放的尾水,可以用作廠區景觀和綠化灌溉用水,每天還為洋里溪上游提供1.5萬m3達標排放的尾水作為生態補水,使洋里溪水更綠更青。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一期:A-C(卡魯塞爾氧化溝)
二期:A2O+MBR
三期:A2O+反硝化深床濾池
四期:A2O+MBR
(2)工藝/裝備原理
A-C(卡魯塞爾氧化溝)在原有的卡魯塞爾氧化溝前增加缺氧池,并與原氧化溝共同使用,營造缺氧(厭氧)、好氧環境。
A2O:在提供足夠氧氣條件下,在生物反應池中營造厭氧、缺氧、好氧環境,利用生物反應池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降解水中污染物,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好氧段底部設微孔曝氣,厭缺氧段采用潛水攪拌器將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混合。
反硝化濾池系統使用物理分離工藝清楚污水中的懸浮物。濾池包含一層厚的粗石英砂過濾介質,可將懸浮物從被處理的污水中去除。濾池中的懸浮物隨時間積累,會導致濾池水頭損失逐漸累積,這就要求定期反沖洗來沖洗截留的懸浮物。反沖洗采用反向氣流和水流相結合自下向上沖洗的方法。
MBR工藝是將生化降解過程和膜分離過程相結合,水中的污染物首先經過生化降解過程被去除,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微生物及大分子溶質被膜截留,水和小于膜孔徑的小分子溶質透過膜,成為處理出水,從而替代常規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沉淀池完成污泥與水的分離。
(3)工藝/裝備特點
A-C(卡魯塞爾氧化溝):可在A池根據內回流泵開停將該工藝調整為缺氧池或厭氧池,靈活調整工藝應對來水。
A2O: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微生物菌群種類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
反硝化濾池:有效去除TN、SS等污染物,水質變化時適應能力強,耐沖擊力強。
MBR:出水水質優良穩定,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使得MBR處理后的水中懸浮物及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也被有效去除。占地面積小,從整個處理系統來看,MBR工藝無需初沉池和二沉池,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多種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或地下式有效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膜的截留可以延長增殖速度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在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有利于提高系統硝化效率。同時,還可以延長一些降解難降解有機物的微生物在系統中的停留時間,有利于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
(4)工藝/裝備流程圖
(5)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