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山東省煙臺辛安河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
推薦單位:青島思普潤水處理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工藝技術設備總包
項目所在地:山東省煙臺市
項目概況
煙臺辛安河污水廠,原處理規模12萬m3/d,廠內水量長期超負荷運行,急需新建1萬m3/d的污水處理設施來緩解廠區壓力。采用BFM工藝,利用廠內零星空地,裝配式形式建設實施,用時36天即完成項目建設、調試工作,噸水占地面積僅為0.14m2,噸水占地較原有工藝節省83%。生化段停留時間僅為10.75h,實際總出水可達到準III類水標準,其中TN可穩定控制<5mg/L。缺氧區懸浮載體生物膜中厭氧氨氧化菌的相對豐度達到1.0-1.5%。穩定的主流ANAMMOX過程貢獻了約20%的TN去除,實現了運行的節能降耗。
示范意義
通過此次擴建,大大提高了煙臺市污水處理技術裝備水平,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不斷提升,污水處理廠各方面的功能得到完善。提高了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改善了周邊水體水環境。
本次擴建由于工期緊張,采用BFM裝配式結構進行建設,工期短,出水標準高,對于占地緊張、應急類、需要快速實施的污水廠極具示范意義。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該階段出水穩定并優于排放標準。BFM工藝完成了污水廠六大核心指標的去除,對氨氮、TN、SS、TP的去除率分別為94.97%、81.76%、97.48%,96.29%,取得了良好且穩定的運行效果。項目工期36天,出水TN可穩定控制<5mg/L。缺氧區懸浮載體生物膜中厭氧氨氧化菌的相對豐度達到1.0-1.5%。穩定的主流ANAMMOX過程貢獻了約20%的TN去除,實現了運行的節能降耗。
(2)社會效益
應用BFM技術處理后,可大幅改善現有污水處理技術處理效果,通過縮減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解決污水廠水量增加與占地限制的矛盾,緩解城市發展與土地的矛盾;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水環境的改善將提高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有利于政府招商引資、吸納更多追求美好生活環境的人才,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3)生態效益
該污水廠的建設極大的改善了周圍水體環境 對治理水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BFM工藝。
(2)工藝/裝備原理
BFM工藝是以懸浮載體生物膜流化床為生化段(B)、以改良磁加載沉淀為固液分離功能的超效分離段(M)及智水優控智慧水務管控平臺(F)的組合創新工藝。通過懸浮載體專性培養,實現了生化處理功能菌的分級分布、專項富集。好氧區、缺氧區富集硝化菌、反硝化菌的效率分別是活性污泥法的10倍、3倍以上,處理性能大幅度提高,HRT較傳統活性污泥法降低50%以上,能大幅降低生化池容并提高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深度處理段實現快速的固液分離和高效的化學除磷,通過投加優篩磁種,使傳統磁加載的沉淀工藝獲得了更高的固體通量、更快的沉降速度和更好的膜水分離效果,可實現TP≤0.05mg/L的目標。
(3)工藝/裝備特點
工藝運行穩定、可快速實施,同時集成了智水優控智慧水務管控平臺(F),實現對整個系統的全自動化控制,提高系統控制精準度,增強抗沖擊負荷能力的同時,實現能耗、藥耗的節約。
(4)應用工業領域
技術屬于集約緊湊型水處理工藝,廣泛適用于已有污水廠大規模提量或越級提標、集約型污水廠新建、應急污水處理設施新建、微污染水體或分散型污水治理等。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