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 | 滆湖(武進)生態清淤試點工程 |
推薦單位 | 舒朋士環境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參與環節 | 建設 |
項目所在地 |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 |
項目概況
滆湖(武進)生態清淤試點工程位于滆湖中部湖區,在對滆湖底泥淤積狀況和污染程度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底泥污染的分布情況分析,確定清淤底泥總量為71.2萬m3,清淤的底泥在陸上排泥場采用土工管袋固結工藝,底泥固結后進行破袋場平并播撒草籽。
示范意義
滆湖作為太湖上游重要的行蓄洪湖泊,是新孟河“引江濟太”的重要通道,其水質極其重要。其底泥內源污染物的釋放將直接威脅沿湖及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滆湖的氮磷控制和治理對于削減太湖入湖污染負荷具有重要作用。對比同期滆湖與太湖,滆湖的氮磷營養元素顯著大于太湖。因此,滆湖開展生態清淤,降低內源污染,改善水質,有助于發揮引江濟太的作用,對改善太湖及其流域水環境至關重要。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滆湖為常州市武進區重要的備用水源地,可向武進水廠、湖濱水廠供原水50萬 m3/d,但滆湖總體水質處于Ⅴ~劣Ⅴ類,根據江蘇省常州監測中心監測,備用水源地2019年12個月水質均不達標,主要超標因子TP、COD5、CODMn等,飲用水安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進一步有序開展滆湖生態清淤工程,是保障武進飲用水源安全的需要。
(2)社會效益
滆湖(武進)生態清淤試點工程備受政府領導和行業專家的關注,陸續迎來了中央、以及省市領導等現場實地考察;以“健康河湖”為專題的“水環境半月談”論壇上,百余位行業專家、學者,圍繞滆湖水環境治理相關話題進行了交流研討;此外,該項目還受到常州新聞等媒體平臺報道。
(3)生態效益
舒朋士環境科技(常州)股份公司將以滆湖(武進)生態清淤試點工程為新的起點,不斷總結土工管袋脫水干化工程經驗,開發研究土工管袋水下充填圍堰,生態濕地蘆葦種植、收割并與藍藻共同處理利用技術,樹立循環經濟的理念,全力以赴投身滆湖、太湖等大型河湖清淤干化及生態治理工程,貫徹發揚敢為人先的無畏之志,踔厲風發的奮進之勢,以工程質量求生存,向管理服務要效益,長風破浪,勇立潮頭,奮力爭當“河湖生態治理”的先鋒,繪就人水和諧新篇章。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淤泥高干脫水在線處理系統
(2)工藝/裝備原理
利用空泡法的技術原理,使泥漿和藥劑在連續進料的狀態下實現快速高效的混合。系統可根據進泥量和含固率實時調節加藥量,以達到最佳泥水分離效果。整個過程實現自動化管理,無需專人值守。
(3)工藝/裝備特點
占地面積小
單層土工管袋的充填高度至少可達2m,可根據實際情況多層堆疊,減少占地,也可將干化后的干泥轉運,騰出空間后,場地進行循環使用。
無二次污染
達到干化周期后,淤泥體積減量明顯,干度較高。如需外運可減少運輸成本,并且運輸過程無滴漏。尾水水質良好,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能耗低
土工管袋內泥漿利用自重力脫水,脫水過程無需其他動能。
效率高,工期短
絞吸船單船清淤量大,在線處理系統可在連續進料狀態下,實現泥水分離,處理量大,效率高。土工管袋容量冗余較大,能一次性將大批量調理后的泥漿同時脫水,泥水分離效果較好,脫水時間短。尤其適用于工期短,處理量大的清淤項目。
無異味污染
土工管袋脫水過程全封閉作業,能有效控制異味
(4)應用工業領域
湖泊與河道清淤
港口、碼頭清淤
隧道工程泥石脫水
存量剩余污泥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王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