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碧水源參與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調丹江口水源地等多個水環境敏感地區的治理,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多個高品質飲用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占中國膜法水處理市場份額的70%以上,每天處理總規模超過2000萬噸,每年可為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過70億噸,碧水源ICWT廣受青睞,已承建上萬座農村小型污水處理站。近年來,亦成為“一帶一路”的積極參與者,發力布局國際市場。
發揮延伸“膜”優勢,積極布局鹽湖提鋰新賽道
在“2022(第二十屆)水業戰略論壇”上,碧水源副董事長、總裁黃江龍出席論壇并作題為《碧水源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內涵式增長的思考和探索》的發言。發言中提到碧水源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推進。其中第四方面為探索商業模式創新,參與鹽湖提鋰新賽道。突出以膜技術為核心的研發、制造、設計、咨詢、裝備供應、運營服務的商業模式,探索形成產業協同聯合開發模式,抓住我國鹽湖提鋰行業市場機遇。
透過標訊看到,去年5月,碧水源中標五礦鹽湖有限公司1萬噸/年碳酸鋰納濾膜采購項目。11月中標紫金礦業集團西藏阿里拉果資源有限公司的鹽湖鋰礦采選工程采購項目的超濾膜預處理系統和納濾反滲透膜處理系統兩個標段,金額8200萬。
據悉,碧水源近年加快了鹽湖提鋰技術的探索與創新,在鞏固其傳統的MBR膜生物反應器業務,以及發揮海水淡化反滲透膜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布局鹽湖提鋰新賽道。目前已具備成熟的鹽湖提鋰全套技術,產品可完全替代進口。在“雙碳”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搶抓住我國鹽湖提鋰行業市場新機遇。
備受關注的2022年度(第二十屆)水業企業評選正在火熱進行中,連續12年榮膺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的碧水源今年戰況又將如何?結果將在3月23日、3月24日舉辦的“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現場揭曉,敬請關注。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