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環境產業發展集體遇冷,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六成以上企業凈利下滑。盡管從業績表現來說,效果欠佳。但從資本市場收并購運作角度出發,2022年似乎和2021年相比,在收并購交易規模上并不遜色。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環境產業共計95起收并購事件,交易規模超680億元。
寒冬中等待春天的信號不僅是寫下文章的此情此景,也是過去一年環保人的心聲。
2022年,環境產業發展集體遇冷,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六成以上企業凈利下滑。造成2022年環境產業發展遇冷的因素較為復雜,前三季度的疫情防控、環境產業集體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增量市場規模驟縮等都成為短期環境企業發展的受阻影響因素。
盡管從業績表現來說,效果欠佳。但從資本市場收并購運作角度出發,2022年似乎和2021年相比,在收并購交易規模上并不遜色。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環境產業共計95起收并購事件,交易規模超680億元。相較于2021年,2022年上市環保企業資本流動方向和往年趨勢有所不同,上市企業環保產業相關資本運作在兩年內的趨勢變化以及新氣象,也對環保產業資本布局釋放出不同信號。
95起、681億元
相較于2021年,2022年對外環境更加復雜,經濟衰退、地緣政治、高質量發展目標、疫情反復膠著直至放開等,都對環保行業資本運作帶來直接影響。正因如此,從下圖中可以看出,2022年相較于2021年,收并購交易數量有所減少,從2021年119起收并購縮減至95起收并購。但總交易規模不降反增,交易規模由534億提高到681億。
對比兩年大宗交易情況,2021年環保領域收并購交易中超20億元的大宗收并購交易事件共7起,其中中國天楹出售Global Moledo, S.L.U交易規模超百億;2022年環保領域收并購交易中超20億元的大宗收并購交易事件共8起,其中中環裝備收購中節能名下多個企業股權一案交易規模高達111.64億元,是2022年度涉及金額最多的一起收并購案例。
在2022年,收并購交易規模集中在1億元至10億元37起(占比39%),小于1億元的案例共計19起(占比20%),10億元以上的案例共計15起(占比15%)。進一步從2022年內環保領域收并購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交易活躍度較高,下半年收并購案雖不足35起,但總交易規模超340億元。
國企、央企成為2022年并購王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伴隨著改革尾聲將至,國企、央企的收并購重組開始提速,在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年度95起收并購中,國企通過收并購、業務剝離、引入戰略投資方等形式對環保相關業務進行優化和調整的占比高達65%,環保相關國企交易規模合計超606億,占比2022年交易總規模的88.99%。通過對環保行業的資源整合,朝著“行業領域更廣、參與層面更寬、精細程度更高”方向發展,最終目的是培育資源配置優、競爭能力強的一批企業。
從今年國資企業在環保領域收并購動作來看,四川、重慶、浙江、內蒙古、安徽、山東、江西、河南、云南等多個省份國資企業都先后通過收并購形式,重整省內環保資源。國企對環保資源重整組合可以讓產業鏈凸顯橫向和縱向聚攏優勢,便于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產能升級,也通過國資引領的模式,助推產業朝著高質量發展轉型。
就中國水網統計2022年環境產業收并購情況,能夠明顯發現地方國企收并購動作頻率大于央企收并購動作。就單起交易規模來看,央企單宗交易規模大于地方國企單宗交易規模。
央企:中環裝備奪冠環保產業2022年度“并購王”
從單起交易總金額來看,中環裝備成為2022年央企并購王,單起交易規模超過111億元。2022年11月3日中環裝備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中國環保購買其持有的環境科技100%股權、通過發行股份方式向河北建投購買其持有的中節能石家莊19%股權、中節能保定19%股權、中節能秦皇島19%股權、中節能滄州19%股權、承德環能熱電14%股權。環境科技交易作價確定為107.56億元,中節能石家莊、中節能保定、中節能秦皇島、中節能滄州、承德環能熱電總作價確定為4.08億元。
根據公告顯示,中環裝備完成重組后,將整合標的公司的競爭優勢,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擴充上市公司在節能環保領域的產業布局,致力于成為環保領域的綜合服務商。
除去中環裝備的百億收并購外,中國建筑在2022年以17.06億元收購中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收購有效壯大生態環保業務發展,有利于中建生態環境借助股份公司優勢資源,持續做強做優做大。
地方國企:重組整合是重要抓手
地方國企在環境產業中推動的收并購案,基本是通過優化、簡化,或重組等方式對區域環保產業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促使區域環保產業資源得到合理分配,據中國水網對地方國企環保相關收并購案目的進行整理,梳理出以下幾種類型:
1.合并同類項,朝著專業化方向聚攏
專業化整合是近年來國企改革的重點方向,從河南、安徽等多個省份的市場發展來看,2022年都在積極推動不同產業集團之間的專業化整合,環境產業方面,河南成立了水投集團、安徽省環保集團也在加速推動和落地,都是借助省級平臺的力量,對同類資源進行調度和整合,完成區域水資源、環保資源的專業化布局。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