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蕭山區4000噸/日污泥處理工程項目
推薦單位:杭州蕭山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
項目概況
蕭山區4000噸/日污泥處理工程項目由蕭山環境集團下屬子公司杭州蕭山環境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杭州藍成環保能源有限公司運營。項目位于杭州錢塘新區臨江街道臨江污水處理廠北側地塊,總用地面積59.7畝,項目總投資約4.7億元,運用“深度脫水+干化焚燒”工藝流程,建設一套4000噸/日濕泥(含水率80%)深度脫水系統,600噸/日*3臺循環流化床干泥焚燒鍋爐,2臺15MW汽輪發電機,配置爐內脫硫+SNCR脫硝+一級靜電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大濕法脫硫+濕式電除塵器等煙氣處理設施。
自2018年初投運以來,截至2021年年底,項目已累計安全穩定運行1453天,處理污泥(80%含水率)近480萬噸,發電近6.1億度。
示范意義
隨著近些年來國家對水環境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視,“五水共治”等水污染治理工程快速推進,全國各地污水廠處理規模快速增長,污泥作為污水處理的伴生物也與日俱增。但是重水輕泥的治污規劃、參差不齊的處置方式、各自為戰的散亂局面,凸顯出很多城市污泥處置的囧境。
面對污泥處置困局,蕭山環境集團堅持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污泥處置的新方式。2014年杭州蕭山環境集團大膽決策,前瞻性地、開創性地籌建了“蕭山區4000噸/日污泥處理工程項目”,并以此為標志推動轉型升級,從水務行業向固廢處理行業拓展。2018年污泥項目進入生產調試,四年來的生產運行實踐證明了污泥處置方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憑借污泥處置規范、量大、全天候的優勢,項目逐漸成長為大杭州范圍內的污泥處置主力軍,也為全省乃至全國解決污水廠的污泥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
項目目前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也得到了行業的認可,陸續獲得了浙江省建設工程“錢江杯”(優質工程)榮譽稱號、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2019年度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浙江省電力行業統計先進集體等榮譽。
項目亮點介紹
污泥發電、變廢為寶:無論是含水率95%的濃縮污泥,還是含水率80%的濕泥,經過深度脫水后,入爐焚燒的脫水干泥可副產蒸汽,污水廠的污泥在項目中實現了能量的凈輸出。困擾污水處理行業的污泥成為發電的燃料,成為一種再生能源。
灰渣利用、資源循環:項目焚燒后的爐灰、爐渣可作為水泥、制磚等建材原料,通過污泥深度脫水、清潔焚燒、蒸汽發電、灰渣資源化等處置過程,實現了完整的污泥無害化與資源化利用。
深度脫水、節能減排:本項目的深度脫水工藝針對高含水率的污泥處置優勢明顯,尤其是含水率95%左右的濃縮污泥一次性脫水至含水率45%左右的干泥。深度脫水與熱干化焚燒工藝相比,本項目可節省蒸汽100萬噸/年,相當于節約標煤12萬噸,節能減排,社會效益顯著。
數字賦能、智慧管控:項目以技術數字化和管理數字化為切入點,現有全廠DCS系統、工業監控系統、生產管理系統、掌上藍成等平臺,數字化體系逐步完善,數智廠區初具雛形。
編輯:王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