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浦東新區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新建工程(一期)
推薦單位:蘇伊士水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參與環節:設備系統供貨和技術服務
項目所在地:上海浦東新區
項目概況
浦東新區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一期工程,處理能力800噸/天(80%含水率),高峰系數1.3倍,分為A/B兩條生產線,負責處理浦東南片地區多座污水廠產生的污泥,2019年開工建設,2021年6月投入運行。
示范意義
浦東新區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項目是2019年浦東新區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類重大項目。該項目的示范意義如下:
社會效益:推進浦東新區污泥穩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進程,為浦東新區污泥的最終安全處置提供可靠的保證。
環境效益:通過焚燒處置防止污泥二次污染;通過清潔生產、超凈排放最大程度降低環境影響;通過最大程度的能量回收利用,減少碳排放。
經濟效益:以能量梯級利用提高能效,降低消耗,節約運行成本。
項目亮點介紹
(1) 實施效果
以半干化耦合高溫流化床焚燒工藝,避免熱處理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無粉塵、無物料自燃風險,屬于真正意義的本質安全型系統。
系統采用梯級能量利用,能量利用充分,效率高。
煙氣排放標準參照國標、上海市地標和歐盟標準從嚴要求,高于國內其它已經投運的污泥焚燒工廠。
污泥全過程密閉輸送、半干化污泥通過壓力管道直接入爐,杜絕臭味、粉塵,實現了清潔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化污染治理理念。
(2) 社會效益
每年處置污泥約300,000噸,可節省城市填埋場容量約300,000立方米。
(3) 生態效益
通過處置污泥,每年COD削減量超過40000噸,產生惰性化的無機灰約30000噸,可作為水泥原料再利用。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l 薄層式半干化-高溫流化床焚燒工藝。
l 節能型煙氣深度凈化工藝。
污泥焚燒廠接收含水率約80%的污泥,采用薄層式半干化機干化至含水率60~70%,在熱態下用高壓柱塞泵通過壓力管道以多點進料方式直接送入焚燒爐。焚燒爐是鼓泡流化床類型,既接收半干化熱污泥,也接收經過高溫預熱溫度達到600℃以上的空氣,空氣是流化床的動力源,也是污泥燃燒的助燃物,預熱空氣所需的能量來自污泥燃燒后的煙氣,其溫度達到850℃以上,煙氣的熱量通過一套空預器傳遞給流化工藝,由于空氣溫度足夠高,即使半干污泥的含水率較高,也能在流化床內實現熱量平衡,污泥自持燃燒。經過空預裝置換熱后,煙氣的溫度降至550℃左右,通過一套火管式余熱回收裝置交換熱量,用于生產出蒸汽供污泥半干化使用,若污泥有機質含量較高時,上述蒸汽可完全滿足半干化需要,焚燒廠實現熱能自足。
根據污泥焚燒后煙氣的性質,采用高效靜電除塵+煙煙換熱降溫+濕法脫酸+煙煙換熱升溫+袋式過濾的深度凈化工藝,高效靜電除塵回收99%以上的焚燒灰,濕法脫酸去除99%以上的酸性氣體,袋式過濾去除99%以上的微污染物,煙煙換熱裝置用于煙氣脫白,無需外部補充熱能。
(2) 工藝/裝備原理及特點
半干化工藝的出泥含水率仍然超過60%,因此無粉塵問題,無磨損敏感問題,污泥無自燃風險,半干化焚燒工藝成為真正意義的本質安全工藝。
由于入爐污泥的含水率較高,且入爐點位于流化床內,能夠實現真正意義的3T+E燃燒控制,因此可以保證從燃燒反應的源頭控制CO和NOx排放。
編輯:王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