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項目
推薦單位: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上海市青浦區
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青浦區天辰路3100號,占地面積52.3畝,規劃總規模600噸/日,已建成一期規模300噸/日,投資54469.15萬元。本項目于2020年3月動工,歷時2年建成,目前正處試運營期。
本項目主工藝采用薄層干化機進行間接干化,鼓泡流化床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理,配置余熱鍋爐,煙氣凈化采用“爐內脫硫+SNCR+靜電除塵+小蘇打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濕法脫酸”的工藝進行凈化處理,設置兩條干化焚燒生產線。
示范意義
本項目是上海市、青浦區市、區兩級重大項目,長三角一體化核心區環境治理標桿項目,能實現青浦區脫水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置。
項目亮點介紹
污泥調度管控。建設數字化的污泥智能調度信息平臺,構建從污泥產生單位、運輸單位、處置單位、管控單位等多層級智能管控系統,實現污泥調度“全過程、全方位、全流程”管控。
BIM智慧工程。采用三維正向BIM設計,空間協調,避免碰撞沖突,提高設計質量,可直接生成材料清單,減少繁雜的工程量計算、統計工作。
平面、空間布置合理。考慮生產、公輔和辦公之間功能分區,結合風玫瑰圖,統籌人流、物流及近遠期關系,優化布局,充分利用空間,節約投資、降低能耗;使原規劃總規模600噸/日,提高到800噸/日,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除臭設計。依據區域劃分、分區收集、分質處理原則,將高濃度低氣量臭氣作為一次風引入焚燒爐燃盡;將中低濃度臭氣,分別按不同的換氣次數收集至末端處理裝置達標處理。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本項目污泥干化焚燒生產線采用薄層干化機進行間接干化,鼓泡流化床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理,配置余熱鍋爐,配備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煙氣凈化采用“爐內脫硫+靜電除塵+小蘇打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濕法脫酸”的組合工藝進行煙氣凈化處理。
污泥(運輸車)經地衡計量后,進入污泥接收和儲存系統,并輸送到干化機。經干化后,污泥含水率由 80%降至 55%左右后送入焚燒爐焚燒。煙氣經凈化處理工藝達標后排放。從余熱鍋爐、靜電除塵器排出的灰渣作為一般廢棄物外運處置。布袋除塵器收集的飛灰經穩定化后外運處置。
干化機產生的高濃度臭氣送入焚燒爐焚燒,卸料大廳、濕污泥接收儲存倉間、污水處理區、污泥干化間(檢修期)等低濃度臭氣送入專用臭氣處理設施處理,達到《惡臭(異味)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1025-2016后排放。本項目設置混合污水處理系統、脫酸污水處理系統各1套。經處理后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煙氣排放對標EU2010/75/EC標準及上海地標《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 768-2013,顆粒物、HCl、SO2、NOx、CO等指標均從嚴執行,體現了最高環保標準。
區域劃分、統籌兼顧原則,科學規劃近遠期建設用地;合理劃分各功能區,形成綜合樓、主廠房、污水處理、臭氣處理等區域,盡可能減少臭氣處理量,節約設備投資及運行費用。
順流設計、錯落有序原則,干化后的物料重力跌落至干污泥緩沖倉,再依靠短距離輸送,通過拋料機均勻拋灑至焚燒爐焚燒,避免較長距離輸送或多級輸送弊端。
經深入調研,比對槳葉、圓盤、薄層等多種干化工藝,本項目污泥干化采用德國進口薄層干化機,具有配套設備結構簡單、傳熱效率高、廢氣量小、無臭氣和粉塵泄露等節能環保特點。
針對本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特點,為確保煙氣脫硫達標,降低脫硫廢水治理投資和處理成本,本項目采用組合脫酸工藝,運行工況適應性強,脫硫效率高,有利于降低濕法脫酸負荷,降低濕法脫酸廢水處理成本。
編輯:王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