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固廢網了解到,《重慶市生態環境系統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十一條政策措施》已正式印發,《措施》提出,推行小方量污染地塊自主修復。對滿足條件的污染土壤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地塊,責權人可向屬地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自主實施修復;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加速對修復后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為招商引資落項目更快速地騰出建設空間。詳情: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印發《重慶市生態環境系統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十一條政策措施》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生態環境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生態環境局,兩江新區分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系列部署安排,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際,現將《重慶市生態環境系統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十一條政策措施》印發,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2022年6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生態環境系統助企紓困 穩住經濟大盤十一條政策措施
一、優化監管保生產政策措施(共3條)
1. 深化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對納入正面清單管理的企業,實行無事不擾;優化整合執法檢查計劃,加強排查發現問題整改幫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實施非現場監管,減少現場檢查頻次。
2. 實行輕微違法行為免處罰。落實輕微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行政處罰措施。
3. 推行自行組織重大變動界定。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與環評批復不一致情形,企業可自行組織認定,經技術論證不屬于重大變動情形的企業可按程序申領排污許可,納入企業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管理。
二、優化審批助落地政策措施(共3條)
4. 帶條件批復建設項目環評。除國家明確規定不予審批情形的,對環境影響可接受、污染治理措施可行的建設項目,經識別雖然有涉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門職能且暫不符合相關要求的事項,在區縣政府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提供已開展相關工作說明的情形下,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實施并聯審批,不互為前置,予以帶條件審批。
5. 保障重點工程夜間施工作業。在措施到位、社會穩定前提下允許軌道交通、道路等重點工程最大限度滿足每月(周)夜間作業時間。
6. 優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審批。對具備生產經營條件但其他手續尚在辦理中的項目,在屬地政府或企業書面承諾完成時限條件下實行承諾審批;對管理規范沒有處罰記錄的經營許可延期直接審批。
三、創新服務促招商政策措施(共3條)
7. 服務招商引資智能選址預判。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出“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準入自助查詢系統”APP,并納入“渝快辦”,為各級政府、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建設項目單位在項目引進、環境準入、選址選線提供免費自助研判,助力招商引資。
8. 推行小方量污染地塊自主修復。對滿足條件的污染土壤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地塊,責權人可向屬地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自主實施修復;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加速對修復后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為招商引資落項目更快速地騰出建設空間。
9. 開展同類型建設項目“打捆”審批。推行同一行政區域內城市道路、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類項目以及在同一工業園區(集聚區)內家具制造、計算機制造等同一類工業項目,且均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可“打捆”開展環評審批,統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集群化招商。
四、綠色金融強發展政策措施(共2條)
10. 用好氣候投融資政策助企發展。指導金融機構通過實施優惠利率貸款等氣候投融資業務,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推動碳排放配額質押融資,豐富企業信貸抵質押手段,用好碳市場,盤活碳資產。
11. 用活“碳惠通”促資源變資產。指導非控排企業的碳減排量形成碳資產,通過“碳惠通”平臺交易獲取資金,賦能綠色高質量發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