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熱系統低碳轉型為導向,不斷完善城鎮地區源網設施布局,持續提高農村地區清潔化供熱水平,構建安全清潔、多能互補、綠色低碳的城鄉供熱體系。
增強城鎮地區熱源保障能力。加快熱電聯產調峰熱源項目建設,建成魯谷北重、左家莊二期、首鋼南區、通州河東4號等調峰熱源項目。積極推進蓄熱設施建設,通過改電或并入市政大網等方式基本完成燃油鍋爐房整合替代。深度挖掘可再生能源應用潛力,積極引導新建區域、新建項目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熱。推進燃氣電廠、鍋爐房和數據中心等余熱回收利用,到2025年,全市新增余熱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
優化城鎮地區集中熱網布局。進一步增強中心熱網韌性,推進實施朝陽路、雙橋東路、廣渠路東延、小營東路等熱力聯通管線工程。加快東壩金盞、首鋼等地區熱力管網建設,完善中心熱網西部、南部等薄弱地區配套熱網,打通管網斷頭斷點。優化區域集中供熱網絡布局,建設昌平未來科學城等區域配套熱網。
提升農村地區清潔供熱水平。制定完善生態涵養區清潔能源改造、管護、運行政策機制,以電為主,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持續推動農村地區剩余村莊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到2025年,基本實現剩余農村散煤采暖用戶清潔采暖。
四、保障清潔油品安全穩定供應
優化調整油品設施布局,建立完善成品油儲備保障體系,保障北京地區成品油安全穩定可靠供應。
優化調整油品設施布局。適應重點區域開發和市場需求,優化完善油品管道、加油(氣)站設施布局。改建石樓油庫等設施,推進錦州-鄭州成品油管道石樓支線建設。拓展存量加油站綜合能源供應及服務能力,試點建設“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示范站。加強油品調運組織協調,確保“京6B”油品安全可靠穩定供應。實施油品管網隱患治理工程,開展成品油零售市場專項整治,依法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建立完善成品油儲備保障體系。系統規劃、科學優化成品油儲備品類、規模、結構,在中央指導下,加快建立本市政府儲備。配合國家充實中央政府儲備和軍隊代儲,推動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
推動燕山石化綠色發展。嚴控、壓減在京石化生產規模,加快推進煉油清潔化改造和油品升級,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打造綠色高端油品基地。
五、推進老舊管線消隱改造
加快城市地下管線隱患整治,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專業管線升級改造、城市重點區域電力架空線規范治理。
推進核心區老舊隱患管線整治。加強城市道路、支戶線等老舊隱患事故管線排查工作,建立動態的老舊隱患管線臺賬,制定消隱計劃。加強老舊隱患管線整治及管網的維護管理,提升設施安全水平。進一步營造安全、整潔、有序的中央政務環境。
加快城市地下管線綜合治理。加快重點區域電纜隧道、熱力管網等地下管線隱患集中治理,提升市政管網運行的安全水平。完善地下管線消隱與道路大修“管路互隨”機制,有效杜絕“馬路拉鏈”現象。提高地下綜合管廊智能化運行監測水平。
提升老舊小區專業管線改造水平。加強老舊小區專業管線統籌實施,基本完成2000年以前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電力、天然氣、供熱管線更新改造。推動專業公司管理服務入樓入戶,實現專業化管理服務到“最后一公里”,建立老舊小區市政專業管線長效管護機制。
持續推進電力架空線規范治理。分區域有序推進電力架空線入地及規范梳理,到2025年,核心區具備條件的支路完成電力架空線入地,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主次干路完成電力架空線入地。加大違法設置架空線處罰力度,嚴控新增、復掛問題發生。
第四章 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
切實轉變城市能源發展方式,落實可再生能源優先理念,大力推動能源新技術應用與城鄉規劃建設融合發展,發揮重點區域綠色低碳示范引領作用,到2025年,新增能源消費優先由可再生能源替代,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力爭提高4個百分點,達到14.4%以上。
一、加快本地可再生電力開發利用
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堅持“宜建盡建、應用盡用”,圍繞城鎮建筑、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重點領域,加快構建以分布式為特征的新型綠色電源支撐體系。到2025年,本地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17萬千瓦左右,累計達到435萬千瓦左右,占本市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到28%左右。
加強重點領域光伏應用。鼓勵居民住宅光伏應用,推動光伏發電在城鎮農村新建居住建筑、城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中的應用。積極推動大型商業綜合體、商務樓宇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新建高效農業設施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光伏發電工程。在地鐵、公交場站設施、高速公路等邊坡閑置空間建設光伏發電設施,實現具備條件的再生水廠、燃氣場站、加油站、數據中心等設施光伏發電全覆蓋。試點推動關停礦區、荒灘荒坡光伏發電規模化利用。推動新建學校、醫院、體育館等公共機構同步設計光伏發電系統,既有公共機構建筑積極推廣光伏發電應用。到2025年,全市重點領域新增光伏發電裝機70萬千瓦。
加快推進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重點在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天竺綜保區等6個區域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試點工作,試點區域內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村委會,工商業廠房及農戶建筑屋頂總面積安裝光伏發電比例分別不低于50%、40%、30%和20%。到2025年,全市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20萬千瓦。
探索風力發電應用新模式。結合低碳園區、零碳村莊等應用場景,試點推進分散式風電應用。到2025年,全市新增風電裝機11萬千瓦,累計達到30萬千瓦。
有序推進生物質能發電工程。加快推進大興安定垃圾焚燒發電廠、順義焚燒發電廠三期建設。實現高碑店、高安屯、小紅門等再生水廠污泥沼氣發電工程并網發電。到2025年,全市新增生物質能裝機16萬千瓦,累計達到55萬千瓦。
二、提升城鄉可再生能源供熱水平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